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野景晴川。
白鸟苍湾。
向沧浪、一洗尘颜。

南溪不到已经年,溪上高丘坐渺然。


日夕千峰悬片雨,城秋万木起寒烟。


人归洛社真堪隐,地入桃源自是仙。

石壁插湖口,磔裂具万状。


蛟龙拔古秋,阴崖閟灵藏。


乱挂猢狲藤,樵人不敢上。

山行兴未穷,复登白云峤。


石上识曾游,墨花破孤峭。


邻僧尚未见,知有幽人到。

洞口仙岩类削成,泉香石冷昼含清。


龙旗画月中天下,凤管披云此地迎。


树作帷屏阳景翳,芝如宫阙夏凉生。

满城车马此堂闲,招隐真堪赋小山。


花竹四时春不断,琴书列屋昼常关。


开尊又喜逢青眼,携手还思弄碧潺。

伊濑鸣秋麓,香楼隔雨溪。


天形林罅出,山脊雾中迷。


岸峻灵龛密,沙平野路低。

庵是何年立,其中有一僧。


苍崖从古险,白日少人登。


众物清相映,吾生隐未能。

一片石,寒山顶。
余者谁,比蛙黾。
蛙声蚓声犹可识,邢家魏家工作贼。
抱石寒泉涌帝青,净涵窟宅驻鲵鲸。
谁知润物功无尽,只见岩腰鉴样平。
物是人非旧,堂空语不应。
千重云夭矫,百态玉崚嶒。
断壁苔封径,悬岩树挂藤。
参天韶石有馀奇,臣视金精吏武夷。
雁荡天台疑可仆,瞿塘滟滪得非雌。
千年一遇舜南巡,山献祥云水献珍。
后土别无堪效意,百船装出玉嶙峋。
孤山突兀起层峦,石壁菩提玉掌寒。
磴拂苍虬千岁老,襟流疋练几回湍。
禅光若共林光隐,法界原同下界宽。
临平石鼓不自鸣,直待蜀桐鱼作形。
陈仓石鼓载文字,徒有鼓形无鼓声。
夏盖之石或自鸣,盖石一鸣三吴兵。
龙溪山高青若蓝,下有百尺之云岩。
丹厓翠壑峻且巉,朝朝莫莫飞晴岚。
南山修源何所似,顾痴铺张侧釐纸。
酒酣漱墨风雨来,咫尺烟昏生万里。
韩侯静者妙英姿,乃呼扁舟共遨戏。
何方而有,天上人间。
色空我性,对尔空山。
一山盘礴连苍旻,四时佳气连氤氲。
寒潭浸空波贮银,石瓮酿熟松花春。
奇葩异石咸效臻,琼瑶珠翠纷前陈。
武陵回短棹,庐岳住高秋。
旧路皆红叶,孤僧忽白头。
岭迎乡梦入,江迫道心流。
真个家居好,纤儿自不关。
遍寻遗父老,一指旧江山。
野寺无僧住,空城有鸟还。
素志薄利禄,壮年荣林丘。
种树疏间泉,凿沼开中洲。
堤平水弥漫,径绕竹净修。
昆冈曾蕴玉,此石尚函辉。
龙伯珠玑服,仙灵薜荔衣。
一泓天景动,九节涧苗肥。
云木合沓烟火微,迎人入峡山鸟飞。
短篷初系晚炊作,半江水长知鱼肥。
楼台下上架岩谷,十日暗雨游人稀。
戴石塞上山尽童,皱云特起森玲珑。
谁开奇想凿混沌,十窟鳞比只洹宫。
梦游伊阙老未践,到此目豁先河功。
素影飘溪,暗琼浮笠,珊杖海月初挂。
薄絮愁香,冰霞凝翠,瘦蝶怯寒欲化。
凤箫韵远,叹珠阁、零红将谢。
战血潜流石脉中,苍崖凿断见殷红。
千年杀气方回薄,草木无春山尽童。
林麓阴森径屈盘,渐惊危步入重峦。
地分宝刹临空翠,天设飞梁跨激湍。
雾暗云蒸山气肃,雪翻雷辊水声寒。
道子丹青工部诗,生花双管一人持。
瓣香雅愿低头拜,集益多师是我师。
入秋雅兴竟何如,不见东来双鲤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