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洛中金界通西域,叠嶂相连兴无极。
画图浓淡自天开,涧树岭云真水墨。


宦侣羁人随胜缘,颇同怀抱异筋力。

丹崖翠壁数千尺,绝顶僧房三四间。


老树倚岩岩倚屋,白云飞去又飞还。

霸业销沈烟树浓,吴王台殿梵王宫。


屧廊人去土花碧,香径僧归秋叶红。


飓母射岩风动地,蛟精徙穴雾迷空。

危岩曲磴袅云端,峻阁穹林互郁盘。


寺暝虎闻啼绝壁,江晴蛟出舞回湍。


群公燕暇聊今集,四海登临此壮观。

三级五级步纡回,千山万山招欲来。


悬岩一滴古今雨,香茗旋入烟霞杯。


啼鸟不知白日午,繁花却笑深春回。

人世沧桑几变迁。
灵岩玉洞自岿然。
朝衣几共游山日,佛界犹存刻石年。

三日行东山,今朝度西岭。


山前福岩寺,高下得要领。


下通赤帝庙,上彻祝融顶。

丛深集幽鸟,荒翳无来人。


崖上滴乳泉,崖外栖缁尘。


在此本如旧,相彼徒争新。

独游有妙理,拓落空自知。


丘壑始晴日,涧溪轻暑时。


胡床看题字,佛屋思咏诗。

翠麓转危径,清涟媚方池。


钟鱼鸣宝坊,窣堵高不危。


凭轩眼力尽,晴色烟凄迷。

寺入千岩石路长,孤吟一宿远公房。


卧听半夜杉坛雨,转觉中峰枕簟凉。


花界已无悲喜念,尘襟自足是非妨。

一片浮云去不还,龙吟虎啸出人间。


礼干往日成饶舌,太守当时亦厚颜。


秋至候虫还唧唧,春来鸣鸟自关关。

叠嶂重岩出半天,芙蓉幽洞下相连。


浮云富贵二三子,放浪人天五百年。


饭后风松为伴侣,春来花鸟作因缘。

春阴连岳麓,法界满祗林。


巨壑浮云细,悬崖白日深。


野僧闲入定,山鸟静多音。

何代标金刹,层崖半倚天。


松门低落日,石窦泻鸣泉。


野旷寒烟积,山高细路悬。

双峰最高顶,倚杖白云扉。


树杪看人出,山坳送鸟飞。


钟声众壑满,香霭下方微。

为访名山胜,来参梵帝筵。


烟霞围宝地,龙象拥诸天。


喻法昙花落,翻经贝叶传。

寺自高齐辟,山从岱岳盘。


云霞千嶂晓,风雨万松寒。


路绕泉声入,花分鸟道看。

屧廊犹记馆娃名,照水荒台草自青。


几树芙蓉开水阁,雨馀西子醉初醒。

高年从昔数方瞳,近识多君一笑中。


六十健来堪走马,百千人里羡冥鸿。


灵椿影荫庭心绿,竦桂香传盏面红。

十里虹岩走复驯,阿谁知是卧龙身。


千年木佛聊同住,五月雷师莫漫嗔。


圣水井头消醉渴,妙峰亭上振衣尘。

冷水铺南风叶翻,遥穿一径似桃源。


满前无暇酬天趣,个里那能著市喧。


万叠峰峦真入画,数家鸡犬自成村。

览胜寻幽性所耽,不教驺哄滓筠杉。


霞城散绮留仙袂,露磴凝珠拂客衫。


曾有金龙潜邃洞,却因赤蚁远崇岩。

逗晓乱山中,来寻古佛宫。


荷间留夜雨,松下进秋风。


瑞气旧如许,岩姿今亦同。

三人同结静中缘,一到西岩思豁然。


何必拥炉倾浊酒,且来攀树听寒泉。

西崖瀑布泻云中,移得匡庐一半工。


要看玉潭千丈雪,莫教江月照还空。

一壑飞晴瀑,双崖控蛰龙。


欲知台上雪,六月是三冬。

石架千层险,泉飞百尺高。


能苏旱田谷,何用作波涛。

一塔倚云根,他山面面新。


不须惊崄绝,自有定心人。

溪源深几里,绝壁泻惊湍。


欲识下岩处,请君台上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