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声清跸雾开天,百辟心庄岂貌虔。


回顾惊君珠玉侧,同升愧我秕糠前。


徘徊月色留坛影,缥缈松香泛蜡烟。

宦游适乐土,宴坐名乐斋。


问君何独乐,胸中高崔嵬。


轩裳傥来物,世途吁可哀。

欢悰挽不来,愁思推不去。


达人方寸地,固自有乐处。


得非山林欤,或用诗酒故。

镜湖淮渎旧刺史,庐阜赤城新使君。


敢持汤饼一取饱,更用尊酒重论文。


玉川遣奴致双鲤,吏部呼儿书八分。

玉鳌头上蓬莱,十分好处饶松壑。
无边风月,阴阴乔木,重重华萼。
秋水门庭,淡交簪履,随宜斟酌。

我亦云根结小房,年来与世略相忘。


定知可蜕纷华事,不及弦歌气味长。

怪底愁端生不已,劳心逐事事无穷。


陶然一点冲融趣,只在清虚淡泊中。

数丛修竹拥斋居,兴味翛然乐有馀。

午枕睡酣窗寂寂,清风来去自翻书。

漫浪行地一舟虚,神手逢场乐有馀。
客里纵令怀旧国,公家何必爱吾庐。
饱知世事同分鹿,肯为时名更羡鱼。
白衣苍狗暗还明,造物何心听改更。
雨足龟鱼方得计,日高蛙黾自消声。
浮溪荇带罗初展,粘壁虫书字不成。
太清不着微云,冰雪精神占春。
诗老自知风格,浅红未可骄人。
枝上未闻睍睆,杯中初荐屠酥。
谁遣云英萼绿,临风摇曳轻裾。
平生始识真梅,不数朱唇皓齿。
小立寒梢注目,幽香已着人衣。
前山立玉水萦罗,径竹当门一里过。
管子与予成莫逆,曲生邀我到无何。
老来鹤骨寒犹健,病起霜髭短更多。
夫君捧诏独先来,趋节还先数月回。
联事已忧将判袂,列城况是未丰财。
翻蒙雅饯同肤使,更枉清篇费美才。
北苑先春云凤团,封题分寄墨初干。
未甘金碾消磨了,且作琼枝爱惜看。
水异康王烹莫称,才非卢子咏应难。
灵芽不减密云团,十袭清香翠若乾。
芜句聊纾情内动,明珠更得掌中看。
轻投雅贶公为易,并获殊珍我自难。
所部虽同邂逅稀,今年差比去年迟。
蓼图犹忆当时玩,菊酒还陪此日持。
衰鬓已斑乌足叹,壮心徒在竟何施。
两世同年世亦稀,同官同路复同词。
登途先后无多日,聚论参差已过时。
剑外石梯方息鞅,山南珍翰忽伸眉。
引髭聊试颇安然,正好凭依学坐禅。
儿女环观齐指笑,朱颜犹未怯双莲。
公来税鞅且盘桓,山国萧条正早寒。
虽缺鸾弦翻妙曲,聊凭蚁酒助清欢。
宝峰亭下菊鲜鲜,妩媚秋风似可怜。
欲摘一枝分玉盏,星轺莫惜屡扬鞭。
分携斜日在青山,不意黎明我遽还。
却向益昌迎马首,由来无定是人间。
别来凡历几重山,又报兼途策马还。
而我病躯方觉健,喜时觞酒助谈间。
弃繻东去有遗篇,杖节西还今几年。
莫向长岐悲齿发,似君行学可怡然。
扑面尘埃二十年,纱笼石刻顿光鲜。
廋辞不用题黄绢,自有惊人秀句传。
几杖安身外,于兹用智深。
见贻扶倦颔,捧受识仁心。
本异支离隐,何妨彦祖钦。
百丈江流万仞山,一车方往一车还。
若教说着邯郸梦,都在胡卢掩口间。
静者悦山林,夸者慕钟鼎。
人生各有适,所乐滞一境。
王郎超世姿,名教得深省。
胜流还入幕,贤否数嘉宾。
婉画无遗虑,佳言更可人。
中郎才简亮,开府句清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