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娄江西接五湖涛,别鹢穿云望眼劳。


但使鸱夷心事足,母论麟阁姓名高。


安期自有仙人枣,冶子何烦大相桃。

将星初傍女牛乡,与剔青灯秋夜长。


岭海归装无薏苡,蓟门遗爱有甘棠。


从他贝锦时催织,未必良弓便可藏。

入门左顾蔼生辉,宁似佺期岭外归。


自有諌书明竹素,肯将诗句博牙绯。


鳄因佛骨能前徙,鲈为乡心且暂肥。

万死投荒不自嗟,片鸿惊我白鸥沙。


神交岂必从倾盖,身在何须复顾家。


过岭清霜披瘴色,怀人古戍有梅花。

十道兵符事更新,少陵歌罢点行频。


那知使者车前泪,转作君王笔底春。


五岭可应任尉戍,三苗今是舜阶人。

吴江船送孝廉回,屈指三看动琯灰。


海内几人同调在,天南万里尺书来。


心随合浦能飞叶,句似罗浮寄远梅。

江枫乍点逐臣桡,鸡骨逢君黯自销。


三黜官从士师后,五噫人去伯通桥。


愁中棣萼芳难采,梦里梅花路不遥。

春暮和烟满凤城,茂陵词客病金茎。


灯前古剑回霜色,杯外残花入雨声。


尽许寸心倾国士,即论千载失时名。

百花成实未成归,未必归心与志违。


但有壶觞资逸咏,尽交风景入清机。


半川阴雾藏高木,一道晴蜺杂落晖。

宪使心悬布水台,征帆迟向蠡湖开。


苍苍五老云间待,冉冉双旌洞口来。


明月且圆居士法,炎天方倚大夫才。

南枝能作花,岂若北枝好。


霜雪平生心,岁寒聊自保。

炎海少秋霜,叶红因客泪。


因风片片飞,飞向江南坠。

荷花已成子,荷叶复成衣。


一片蒲葵扇,团圆欲寄归。

客心与春草,一路接江南。


辛苦催归鸟,朝朝向片帆。

维岱临东鲁,高高作地宗。


神光探日观,元气奋黄钟。


陋巷弦歌业,先人俎豆容。

终南天大阻,万里翠氤氲。


去岁樊川酒,来君紫阁云。


英辞金石奏,初服蕙兰薰。

罗浮双岳峙,一半是蓬莱。


风雨时离合,波潮若往回。


宁无蝴蝶洞,不及凤凰台。

声诗满京国,大雅似君稀。


不有黄钟奏,谁知白纻非。


先公多乐府,西汉一音徽。

炎洲山水好,秀色满烟霄。


与子为兄弟,东西若二樵。


相怜皆翡翠,自媚一兰苕。

岂少簪缨客,无如桑梓情。


相依期白首,此别见平生。


孝友惭诸弟,诗歌慕两京。

流落真无计,依人古所难。


自怜因老母,不敢谢长安。


骨肉归相保,关山去正寒。

高高峨口月,万里照边愁。


白雁衔霜信,明河挂戍楼。


庭闱南海隔,井臼朔天留。

太华当秦阙,终南作汉标。


图书藏玉井,儿女下青霄。


信美非桑梓,言归逐海潮。

汉垒悬高柳,胡门控太行。


三年愁出塞,万里梦还乡。


马陷浑河雪,裘沾白草霜。

西掖官曹近,南溟道路遥。


使星将渡汉,仙棹乍乘潮。


柳映灵和折,梅依大庾飘。

东观时闲暇,还修喻蜀书。


双旌驰县道,百越从轺车。


桂蠹晨餐罢,贪泉访古初。

极目山云杂晓烟,女萝遥护岭松边。


陆行尽服岚霞气,水宿频吞虬蜃涎。


晨仰际峰观拥日,暮看临海泊来船。

仙不在菖蒲涧,佛不在风幡堂。
劳君打包出东林、骑鹤离武昌。


与君携手南极旁,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、西峤战云连点苍。

开过南枝开北枝,天心冷暖花能知。


请看花落仍留子,正是人间渴望时。

不知人事有冰霜,战退群阴玉魄强。


偶现色身仍本色,自开香界布天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