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试庖丁刃,天王信不虚。
林林惊若凤,戢戢免其鱼。
一日乾坤定,终身岩谷居。
卑卑梯接俗,望重若蒿蓬。
作俑繄何代,弥天以送终。
闹居常愤切,易箦愈昭融。
自是斯民手,全成此世身。
片言含展席,一室见经纶。
德业空成己,诗书止事亲。
遥遥殊积入山心,勇涉湖西且解襟。
当暑行松探古迹,追凉踏藓入晴林。
信知净境无三伏,犹幸悭囊有几金。
空怀迁客擅才华,不见雕阑共绛纱。
却忆故山风雪里,摧残手植老梅花。
平山堂畔白云平,文藻偏能系客情。
不似迷楼罗绮尽,只今惟有暮鸦声。
剪烛话寒更,芳樽且缓倾。
飘零多旧梦,离乱半平生。
山色秋看冷,砧声夜听清。
行行忽远阖闾城,野寺经多不记名。
吴郡声光还范老,好山奇古到天平。
秋林返照谁能舍,云水之人眼自明。
廿四桥边廿四风,凭栏犹忆旧江东。
夕阳返照桃花渡,柳絮飞来片片红。
白沙驰道绝山腰,山断红阑接石桥。
最是万松灯下过,月明山海望深宵。
沿山辟路夹青松,廔阁溪桥曲曲逢。
自我出邬郊,两山翼我行。
徘徊不忍去,为雨阻我程。
我程不可阻,前山当我横。
平山堂上略从容,笑拍栏干万事空。
因念醉翁行乐地,不知还又几春风。
章泉粥罢上松关,野径田塍直复弯。
迫晚诗翁来款曲,同时坐客亦跻攀。
谁云身外无穷事,自是人间有许闲。
蜀山有堂已改作,骑马出门西北行。
日落牛羊散平楚,风高鸿雁过三城。
山河已失金汤固,汗竹空遗带砺盟。
霞踪成独往,弭棹访云林。
不识王孙路,惟看忍草深。
香厨分净供,松籁协幽吟。
让王城外事幽寻,独拜天平万石林。
忧乐有言终不负,经纶未了奈销沈。
乾坤正气依然在,西北惊尘慎莫侵。
为谒先儒马鬣茔,倚藤得得上天平。
直疑寺外崚嶒石,犹是胸中数万兵。
松障四开心目快,山泉一歃骨毛清。
山过东阿两路分,草中无限昔人坟。
等闲却忘征骖苦,贪看残碑到夕曛。
江南风土最怡情,临水人家分外清。
轻棹野航如使马,密栽高竹似连城。
好山隔岸开真画,绝涧流泉奏古笙。
燕台芳草思何穷,谁道维扬此会同。
海上涛声生赋后,江南山色落杯中。
楚天高映三城雪,朔气长飘万里风。
时至万物肃,繁霜惨萧辰。
陀城眺落日,滉瀁越江濆。
虎豹守阊阖,戒徒何駪駪。
龙门不见鬓垂丝,莫唱平山杨柳辞。
纵使前声君忍听,后声恼杀木肠儿。
醉公认得扬州路,堂上平山列酒樽。
后日公荣来酩酊,赋诗可但属姚孙。
孤舟曾泛月。
梦断晴波乍歇。
樵路盘蛇,邮堤驰马,穿云阙。
苍翠满石壁,闲来秋兴浓。
山居有诗料,多在夕阳东。
经春作客涉冬还,千里轮蹄此暂闲。
戍角为谁偏呜咽,松涛依旧送湲潺。
难逢竹下如渑酒,更认垆头似画山。
天远峰岚净,秋高树色浓。
扶藜随独鹤,散步任西东。
层峦叠叠斗峥嵘,下见峻冈号六平。
自是山灵嫌太横,只应回伏护专城。
千仞谁能即振衣,迂回樵径傍斜晖。
丹梯任尔凌云出,平步还应绕翠微。
堂上醉翁仙去,芦花雪满汀洲。
二十四桥烟水,为谁流下扬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