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曾向槐庭憩荫过,山房遗稿我亲摩。
衣冠前辈丰神俊,苜蓿生涯感慨多。
星斗罗胸才独擅,文章呕血劫难磨。
蓦地逢今雨。
喜相过、滔滔绪论,剧谈何絮。
铅椠丹青曾不辍,知有长恩守护。
十三年纪,仗今生智慧,学成书数。
敏绝词锋偏了了,信口机关参悟。
点玉无瑕,输金待聘,仔细珠娘妒。
东风九陌,记轻尘一骑,看花前度。
帽影鞭丝斜照里,旧梦几回飞絮。
碧社销魂,丛兰写怨,四月江南路。
旅食京华不自谋,可堪典尽鹔鹴裘。
一床风雨孤灯夜,千里江山两鬓秋。
笑索寒梅吟苦句,醉拈秃笔扫穷愁。
宦居三载满,严驾出山城。
诗担梅花白,离杯竹叶清。
更筹催客梦,斥堠计行程。
十载持竿浙水滨,江空岁晚更愁人。
秦楼歌舞多燕剑,洛社风流少晋巾。
伏枥已甘存老马,随波不解纵穷鳞。
此君原不俗,幽趣逼苍官。
浊世三庚热,空山六月寒。
何忧怀抱隘,便㩜水云宽。
闻说江隈里,云藏古寺深。
不妨相唤集,作意共登临。
苦茗供朝碗,伊蒲馔晚鬵。
东风不借半分力,老树丝窠罥寒织。
虚枝生白独也正,夜气归根吹以息。
个中洒洒无一尘,无眼界至无意识。
春工沤丝呈巧力,红日如梭万花织。
爱花荡子不爱命,效死骊姬似荀息。
草木摇落天地闭,贤哉梅也众不识。
海上相逢巳十年,都门执别更凄然。
一簪霜发秋风外,万里云帆落木边。
扬子著书应自信,马卿多病竟谁怜。
东轩曲宴荐南嘉,最喜斯文会一家。
青佩执经时问字,苍头隔竹午敲茶。
床边酒熟开银瓮,窗下香清绕碧纱。
桂水浮空彩鹢归,传经人似马融稀。
盈门桃李经年植,得雨蛟龙傍汉飞。
故国移官还绛帐,北堂归梦自斑衣。
马蹄蹴遍阴厓雪,直向居庸塞外行。
日落忽闻牛背笛,川平始见鹤州城。
秋风千里莼丝滑,暑雨三山荔子生。
历落才名已十年,授经端在马融先。
尊光自署湖山长,典则堪升蛾子筵。
瘴海文章浮磬玉,东南竹箭秀松铅。
曩别未云易,于兹弥信难。
穷惟此日月,世孰为张韩。
白水同元味,筠心足岁寒。
去年京国忆同游,君已分符我一丘。
声价翕然腾碧汉,别离可奈值清秋。
昼闲花影帘常寂,月落琴声院更幽。
遥从北阙新分竹,便向南陔更采兰。
彩服问安明主赐,清樽握别故人欢。
鸡林日奏三千字,凫舄时过五百滩。
新绾铜符出未央,风流年少羡为郎。
一官初试同元亮,再世知名比季方。
日牍暂须烦簿领,星言聊复问农桑。
一肩行李惟书剑,北上神州道路长。
世事蒙蒙烟雾中,果谁指出路西东。
人皆品丑娄师德,我独诗规陆放翁。
木匣剑光犹烁烁,湘帘云影太匆匆。
绝无聊赖只临池,犹是消磨胜废时。
造士怕闻花样变,立言翻笑布衣痴。
余惟受命甘为殖,君喜居官老作师。
别路听琴泣凤翚,荒斋苜蓿苦因依。
文章月旦推名宿,禾黍秋风稔近畿。
喜雨桥边萦绿柳,飞龙关外怅青衣。
课功十驾苦搜罗,万卷缥缃奈老何。
人到暮年思补过,酒逢知己有高歌。
入秋明月清光好,论古深宵感慨多。
乘水雄师纫甲鼍,恢恢网岂漏疏罗。
江山总要还来旧,财宝凭教载去多。
万里封侯归靖海,重洋朝译不扬波。
而舅于予乃弟兄,才华早已耳声名。
桂蟾秋月香闽峤,桃李春官烂帝城。
两地隔江遥系念,一时航海话关情。
章天云汉照边城,星野双分牛女名。
七日蔚文成变豹,百川倒峡吸长鲸。
由来观海难为水,即此登台便是瀛。
丰年不待兆鸣鼍,地道菁华万宝罗。
西北通津财货足,东南望气土田多。
海疆辟国二千里,澎岛分流卅六波。
珊树环村竹绕城,承天古郡久更名。
北流直下沉渊獭,东去终消拔浪鲸。
四省屏藩围岛屿,万家烟火出蓬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