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海国人中翰墨孤,国昌风韵正何如。
逢人近问春消息,花落花开只读书。
不见王生半载馀,空怀鄙吝对残书。
怪来宝藏搜山海,遗却人间照乘珠。
漫说东郊物候新,江城冬半已阳春。
旌旄合队争穿市,粉黛生香欲染人。
日暖游鱼蘋叶舞,烟藏语鸟柳条匀。
阴测花砖,暖霏葭律,霜晓记听鲸鼓。
糁雪貂裘,画灰猊鼎,天涯暗惊时序。
正不寝,疑金钥,敲窗又风雨。
爆竹声喧箫管奏。
佳节年年,又到元宵候。
灯火六街明似昼。
上公小队俯郊关,读祝焚香拜夜坛。
旱魃此时尤肆虐,应龙何处辄图安。
咒辞如律喷孤剑,刲血须明验一盘。
晓出城西门,荡漾官河艇。
朝光散晴旭,露气拥高迥。
潮上洲渚没,棹发六飞骋。
剪就天机云锦章,银丝万缕日争光。
应酬晚节冰霜志,犹带前朝雨露香。
袖拂苔痕封印匣,袂联棠影上琴堂。
海国穷阴雨散丝,秋风不见霁开时。
千峰秀色知何处,一刻清光费梦思。
石燕欢腾洲渚外,豆花零落水云涯。
义重云霄一羽轻,千山飞度集仙城。
忽惊南极星芒坠,重阅南天海浦清。
掩泪有情伤望道,归舟无计驻行旌。
花中尤物,欲赋无佳句。
深染燕脂浅含露。
被春寒无赖,不放全开,才半吐,翻与留连妙处。
蓉丈书律守晋法,濒兄笔妙兼刚柔。
二公一质一通敏,我获师友同时求。
道光以来台阁体,峻拔竞尚柳与欧。
秋老气苍苍。
山草微黄。
了无风雨到重阳。
可怜行色。
听古离谱出,声声长笛。
看束短装,轻把青青柳枝摘。
便无他、杜鹃催去,匆匆春事能几。
看来不见春归路,飞絮又随流水。
留也是。
诘旦欣传御历新,山城兹夕且停轮。
岁时风俗非吾土,柏酒兰灯自故人。
剩有隔年枝上雪,潜移半夜坐中春。
腊残已掷旧,朝旭喜呈新。
自觉春归好,那惊岁去频。
条风宽酒力,软节畅花神。
我从休沐后,献岁已更三。
簪绂心偏远,斓斑态转憨。
导舆时藉草,绕膝或分柑。
金风初入小亭幽,白发依稀送上头。
篱菊笑人徒岁月,盘荷不自解春秋。
西山禾黍收空急,紫塞干戈练未休。
拂蟫尘、旧家风度,匆匆经几寒暑。
蕲州竹簟平于织,消受雪纨冰纻。
吟漫与。
五旬始得到京华,悔作多时井底蛙。
薄命莫攀红杏朵,厚颜且对紫薇花。
身陪枢要貂毫润,手录纶音凤尾斜。
何事□□□,天低雨露悭。
一□遗晚□,百感又春关。
墨客山阴竹,骚人洧外兰。
万方欢喜醉春风,数路飞书奏凯同。
天拟诸公扶社稷,人言多难识英雄。
周邦虽小名犹正,楚国方强力易穷。
不守庚申亦不疑,此心长与道相依。
玉皇已自知行止,仁汝三彭说是非。
煨榾炉红绛蜡然,儿孙满座集长筵。
眼前巳幸看三代,身外那能望十全。
明日新开天启历,今宵犹纪泰昌年。
庚元元日耀长庚,万国衣冠祝圣明。
九五天边悬虎座,八千里外结鸥盟。
辽阳戎马征求急,粤海萑苻杀气横。
宝历万年接泰昌,致身天地半维桑。
久捐枕上黄扉梦,任是巾中白发长。
丘壑自知甘角里,圣明岂忍废高阳。
三十年来老夕郎,自甘废弃钓沧浪。
岂期丹诏春无限,遂使青山夜有光。
疲马敢云犹识路,醯鸡今且复含香。
粤王城北耸层楼,五岭南来第一邱。
缥缈烟霞常栋宇,芳菲桃桂自春秋。
地平云岫当窗出,天近珠江带日流。
凉飙在树月在牖,篝灯方除枕方就。
襆被才思睡未酣,一声磔裂墙欲仆。
陡然起视如悬旌,四野沸腾撼犹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