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画船南北水遥通,日暮幅巾篁竹中。


行到月台逢翠碧,背人飞过子城东。

槐阴过雨尽新秋,盆底看云映水流。


忽忆小金山下路,绿蘋稀处看游鯈。

久忆池亭胜,今来览物华。


松篁开晚径,鸟雀浴晴沙。


地即谈玄宅,人疑辋水家。

盛阳金气伏,华宇玉樽开。


真率除烦礼,耆英集上才。


炎蒸疑远避,流景忘西颓。

知动以为幻,既知即非静。


名庵以静者,无乃自起争。


为语庵中人,勿以静为病。

何以山名堂,层石作崖巘。


余本岩穴士,每往不欲返。


公吏呈俗书,还来愧冠冕。

北城云最高,上复有乔木。


垂萝密如帐,中乃营小屋。


时引方外人,百忧销一局。

天上之贵神,所居皆在北。


有轩正相望,慢恐取阴劾。


余常过则趋,不敢兹少息。

几曲上层城,盘盘次文石。


爱之有佳趣,不倦纡晚策。


禽虫应见疑,日遇此狂客。

长萝托高株,晻暧蔽烟雾。


垂蔓已百尺,更引欲何处。


愿少放馀条,恐伤君所附。

峦岭附梁山,汀洲随汉水。


秋容上屏障,左右二百里。


此景谁能论,残霞独凭几。

尝闻阳朔山,万尺从地起。


孤峰立庭下,此石无乃似。


爱尔常独来,一日须三四。

积土削为坛,险然在深竹。


中惟一诗石,独坐拥寒玉。


勿谓人少知,此境不容俗。

朝云南山吐,暮云北山翕。


来往高榭中,留者颇堆积。


坐客如久之,去须襟袖湿。

高轮转深渊,下泻石蟾口。


临之设轩槛,清绝更无有。


爱此山中来,应须坐良久。

竹间有幽亭,所宜惟暑饮。


层阴隔炎日,四坐障绿锦。


过午不可留,单絺觉微凛。

水从前岩来,转入后溪去。


中间载酒下,各到客前住。


醉后皆恍然,再来无觅处。

潭潭栋宇盛,窅窅轩窗辟。


高深与地称,可大张宴席。


府事如少休,兹焉会佳客。

寒云一径入烟萝,斗酒相逢意若何。


捧日乍看威凤举,垂天谁问大鹏过。


千门树色深桃李,十里花香散芰荷。

握手天涯话举杯,河阳花色照徘徊。


当年击筑豪燕市,此夜鸣琴坐越台。


龙剑千秋牛斗合,羊裘万里雪风回。

白日中天自照临,出门何敢议晴阴。


半生泉石耽成癖,一笑烟云契亦深。


南海促归游子舫,苍梧望断碧山岑。

二月还逢二日临,一樽容我坐花阴。


且看蓓蕾精神满,自是乾坤雨露深。


斟酌春光归酒盏,访寻物色更山岑。

姓名犹未达,径造主人园。


只道双凫县,谁知五柳门。


欢言成握手,晴景属开樽。

骑山楼下水轩东,一室初开待白公。


虽是不如南涧上,都缘却有北窗风。


衔杯避暑称河朔,飞盖延宾在邺中。

断取方壶壮郡壕,钩连野色上亭皋。
星移日转天容丽,江净山明地轴高。
下榻筵宾供啸咏,凝香罢寝助风骚。
一壶浊酒百家诗,住此园林守选期。
深院月凉留客夜,古杉风细似泉时。
尝频异茗尘心净,议罢名山竹影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