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,后竟失传,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,食糟茄,面即发赪,家常宴会,但留心烹饪,庖厨之精,遂甲江左。
一簋进,兄弟争啖之立尽,饱即自去,终席未尝举杯。
有客在,不待客辞,亦即自去。

远趋君命忽中违,此意年来识者稀。

黄绮曾为炎祚出,子陵终向富春归。

江船一话千年阔,尘梦今惊四十非。

紫骝借得将军马,垂柳西湖第一桥。


欲傍酒家做寒食,腐儒何日有狐貂。

见山堂上山如画,二十年前曾客来。


风絮满城归不得,江南老却贺方回。

荷钱小小芦垂垂,鸣蛙独坐歇鼓吹。


问渠何事喑如此,留待黄鹤孔稚圭。

只合留君白玉堂,天教醉墨贲南荒。


衰毛送老归来短,遗草随年化后长。


几欲扁舟诉离别,竟成清泪作存亡。

顺便南安路,朱幡刺史舟。


相逢惊白发,未到说黄州。


细雨传杯落,浮云傍席流。

忽见蛟蛇绕壁蟠,归时星斗已阑干。


山童不识回鸾字,误认题门作凤看。

庚寅孟秋月将望,东瀛先生始抱孙。


定应滚滚延公相,莫厌频频罄酒樽。


庭桂阶兰随意长,犀钱玉果可胜论。

从容已了皇华事,兼与江山询胜名。


海岛或因逢葛老,金华方许访初平。


联翩双舫酬诸作,出没千峰见一旌。

老去人间久废谈,青衫不改旧图南。


道超形气元无一,人与乾坤本是三。


何物坐中春坱北,几时镜里雪䰐鬖。

未到朱陵古洞门,一封先荷沈公恩。


睡穷残腊还忧病,吟倚东风欲断魂。


紫盖不知谁是主,青天无尽鸟空鶱。

入忙救火张忠定,正远飞章李拾遗。


何故山人都不作,山人贪睡起常迟。

大庾归来鬓已丝,庆云书舍适情时。
教儿但读先秦典,代食唯歌大雅诗。
谩喜田园连岁熟,莫嫌稚子候门迟。
东海先生天下士,近从骥子读遗文。
风霜满壑松杉古,日月双悬晓夜分。
书带尚萦阶下草,练裙疑化岭头云。
玉剑光芒尚绕身,沧波万里拥归津。
霸陵未必长能醉,圯上其如有此人。
五岭风烟侵旅鬓,九重心事怆孤臣。
昔我归自黄山时,曾送龙虎张君诗。
张君善诗逼张籍,淡若古瑟弦朱丝。
难兄之下有难弟,有道有术仍能医。
陶朱今不见,君是鲁朱家。
侠骨千金剑,仙炉五色霞。
生涯随畜牧,乡语话桑麻。
鹿失胡元运已穷,先生犹自守江东。
亦知华夏归真主,端为网常尽此忠。
秋老树含霜气烈,雨馀花带血腥红。
墨花成阵醉题诗,宝带桥头客散时。
记得松陵南下路,驿楼听雨鬓丝丝。
南邦遗惠霭棠阴,东海神游断碧云。
馀事百年传墨妙,心期千古赖遗文。
金鳌阁外荒秋草,玉枕山前漫夕曛。
张公经纶资,海内望所属。
如云夙从龙,退复卧岩谷。
寻常都市中,人拟丹崖玉。
乾坤随处是行窝,漫听人间哭且歌。
莫问向来登啸地,太湖秋晚水增波。
碧空云净迥无痕,万里堪舆一照匀。
砌近银蟾移席满,山高弦管自天闻。
白生蔀屋浑疑昼,光闪层峦欲转坤。
南安大守知多少,谁复如君有此祠。
施设总根经史学,死生均系吏民思。
平生不负王曾志,终古难磨叔子碑。
大隐由来不出市,君家住近湖东水。
河上谷神能自存,汉阴机心久已矣。
十年教子床头书,彩衣侍食垂银鱼。
天宠新承地位高,暇观风雅次离骚。
春风泼面人情好,古略蟠胸胆气豪。
扪虱倚墙谈世务,赋诗横槊挂征袍。
新祠新志两荧荧,宇宙纲常日月明。
一后万年彰圣德,三臣千古慰忠灵。
宋庭王蔡章椎破,虏祸秦韩贾酿成。
意以年同厚,谈因乐叙新。
一堂欢笑客,三省故交人。
礼合知嘉会,诗豪壮令辰。
小西湖水碧,宴乐画亭新。
白发三宾客,黄腰二主人。
天开千景象,奎聚五星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