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岁清明日,南巴古郡楼。


今年寒食夜,西省凤池头。


并上新人直,难随旧伴游。

缭绕江南一岁归,归来行色满戎衣。


长闻凤诏徵兵急,何事龙韬献捷稀。


旅梦远依湘水阔,离魂空伴越禽飞。

姑苏台畔去,云壑付清机。


野策过寒水,山童护衲衣。


松门正投宿,竹笠带馀晖。

谁谓元戎幕,今同长者家。


一音闻说法,五叶见开花。


久住生车耳,因闲长道牙。

黄昏冷雨湿金鞍,鞬箙提巡绕禁銮。


星散羽林霜气肃,天临华盖夜光寒。


鄂君去后衾犹薄,京兆归来黛已残。

西畴帝藉方兴晓,太液天池不作波。


风引洞箫来月殿,日扶仙仗出云罗。


凫鸥自了忘机在,草木何如喜意多。

皇风吾爱似春初,身际羲农教植馀。


凤辇声回闻碧落,谷坛香散满衣裾。


卷阿流韵今谁续,瀛海烟波古自如。

离乱身命危,烦恼头发折。
我儿在山南,百书饶苦舌。
谁知我忆儿,如火煅心铁。
寒窗送曙鸡一鸣,寻山蓐食天初晴。
水口溪穷为停棹,步携东坦仍添丁。
虎头岩高山色好,竹舆遥睇眼为青。
忆昨过从思洒然,南溪亭子石桥边。
荷花解语偏宜醉,蒲叶堪书渐可编。
歌罢彩云疏雨外,坐看流水画堂前。
三日不见黄子邕,使我茆塞于心胸。
书床虚连竹色净,酒斝间覆柳阴浓。
每于月下重相忆,何事湖边独不逢。
杨柳河桥维客舟,送君此去忆重游。
青霄双阙连云起,五月沧江带雪流。
岭外简书前日至,湘南兵革几时收。
北来寻弟意何长,梁沼孤鸿又夕阳。
消息难真悲道路,飘零未定感星霜。
独吟灵运三春草,谁见初平万石羊。
曲曲幽林远远山,归与谁得似公安。
定为五柳先生传,应笑三年博士官。
上国尘沙随马棰,长溪风浪属渔竿。
匹马千山远,扁舟宇宙宽。
岁华春已仲,时节食初寒。
稍忆棋争胜,还须饮尽欢。
道路不得已,简书无奈何。
啼莺思旧友,流水忆清歌。
江汉心尤惬,田园兴转多。
舟行朝市隔,恣意看溪山。
天地青春远,江湖白日闲。
偶随鸥独往,却与燕俱还。
村郭孤烟暝,溪山片月斜。
吾生浑是客,所至即为家。
春色生颜面,寒泉绕齿牙。
囊中书是居山写,海畔家贫乞食还。
吾子莫愁登第晚,古人惟爱贱游闲。
舟行散适江亭上,郡宴歌吟蜡烛间。
话别匆匆欲去迟,送归因忆别来时。
平安有信因君寄,窃禄无能报母慈。
风雨十年多旧约,云霄万里更深期。
著书太史似龙门,东观椷縢几万言。
六傅使因持节重,千秋名岂裂麻尊。
周南未许仍留滞,吴下何由复记存。
金印双累肘后年,河嵩月色照归船。
置虽虎口身能脱,扬是蛾眉世不怜。
休汝莫教车并入,怀沙何但玦㻣捐。
公车辞去问山林,曾笑东方共陆沉。
佩绾赤虹江水阔,骑归紫燕岳云深。
家惟令弟如何点,侠过诸兄更季心。
饯送人龙值一阳,梅花何日报春光。
蜀江人问行藏事,野服无拘坐叶冈。
归来庭院欲栖鸦,冷落谁怜副使家。
独向小园行欲遍,篱边黄菊有残花。
城隅诘曲趁溪斜,遥望青帘认酒家。
行过小桥沙路尽,忽逢菡萏一池花。
长廊散步寻僧话,青眼相邀得老旼。
久礼忏堂心独苦,惯迎野客语尤真。
当轩翠竹根根静,对手拈棋局局新。
雾卷云收月迸光,一时烦浊变清凉。
怪来坐上深无暑,疑是山间已有霜。
老去岂期身尚健,闲中且以酒为忙。
人间无处避炎光,赖有湖山六月凉。
清夜已欣天似水,长空还爱月如霜。
我将乘兴拚沉醉,君苦怀归有底忙。
采菱风急暮天浮,一枕听潮溯上流。
每向亲朋称旅客,独迷烟雨见江鸥。
颓垣护果丹垂树,小艇穿苗绿满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