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年闲梦寄山窝,世态人情任唯阿。


竹裹贞心经岁老,梅开白眼看人多。


身从野叟分樵牧,莫遣山灵扫桂萝。

宿昔梦见君,晨起得诗册。


诗中意如何,闵我远行役。


上言久别离,下言长寤擗。

灶堕丹飞昔未仙,重来人世了前缘。


自怜白发随孤影,空抚青萍忆少年。


黄菊秋馀花尚耐,玄梨霜后果初圆。

休休万事总归休,犹占青山对白头。

籁寂乾坤机落落,境忘身世梦悠悠。

孤云野水辽天鹤,明月清风露地牛。

子以自然名,诘我自然理。


至理本无言,有言已非是。


畏隹时怒号,厉风从何起。

闻说平安倚竹听,裁书无雁寄云程。


加餐愿得身强健,尚见藜烟照夜明。

蛾眉霜雪隔重闱,采采云英望未归。


青鸟不来春又去,门前数尽落花飞。

自入重云深处深,山寒云出已无心。


自怜鹤骨今憔悴,欲制颓龄少术参。

一叶扁舟雪夜来,尚期东阁共吟梅。


长亭柳色不堪折,怕杀阳关叠叠催。

长铗年年意若何,及时行乐肯蹉跎。


往来朱邸风流甚,出入青楼薄幸多。


桃叶可怜江上渡,柳枝如怨笛中歌。

翠竹扶疏,丹葵隐映,绿窗朱户萦回。
帘卷虾须,清风时自南来。
题舆好客筵开。

天涯宦迹有浮沉,薏苡谁知马援心。


东去田园成老计,西来风物起孤吟。


关城路断秦云渺,海甸秋生辽水深。

三秋心力尽,经略见才雄。


董策今谁在,班铭志已同。


才收卫律叛,更赏霍家功。

朔风吹雪落天涯,醉立飞楼四望赊。


粪壤不知涵润泽,蒿莱无复见纤瑕。


半宵庭槛光争晓,穷腊园林物自花。

露染黄柑熟,霜添紫蟹肥。


天真俱自得,世路偶相依。


饮数初忧病,欢成复忘归。

借问此何夕,秋高冀北台。
浮云万里去,明月几时来。
莫惜黄金尽,其如绿发摧。
一别垂杨秋未分,楚材原自豫章闻。
七陵寒吹歌明月,列署秋衣生白云。
病乞薜萝空复远,日看麋鹿遂为群。
华阳之馆云参差,谁其召我金屈卮。
出门寒月一何白,握手明星莽欲垂。
有客自负鹦鹉笔,为君独把珊瑚枝。
帝遣春风来蓟门,吹作蘼芜绿遍野。
我本商山采薇客,遇尔潇湘佩兰者。
鞭龙直上碣石宫,披云高卧昆仑下。
白纻好裁衣,长短与身称。
岂无旧所著,贵自故人赠。
使者自南来,投书报江渚。
把读沧波上,蛟龙作人语。
柳色千门照别裾,片帆西去是匡庐。
洞中白鹿知谁待,醉后青云任尔疏。
落日蒹葭三楚客,高秋风雨九江书。
长安花落柰春何,夜夜春亭载酒过。
骏去难逢燕市骨,凤衰重听楚狂歌。
青天短鬓垂今古,明月孤笳散薜萝。
独怜青桂侣,高卧白云楼。
见尔能称病,何人肯倦游。
星河双杵夕,风雨七陵秋。
浩荡俱燕市,萧条为马卿。
茂陵拾瑶草,消渴望金茎。
夕鬓裁诗短,秋云伏枕生。
零露隔金掌,长天转玉绳。
夜惊群象远,狂得寸心凭。
高树歌能立,危岩暗可登。
何处阳春调,来同此夕歌。
地能燕市有,人得楚狂多。
把盏青天坠,题诗紫石磨。
畏客双尊在,留人一榻迁。
浮云去万里,明月更婵娟。
细柳风藏碧,新榴夜失妍。
为爱林塘好,频从驷马来。
仅成三日别,复作一尊开。
桥忆牵衣草,庭思待月梅。
不尽山灵僻,难持幽思翻。
星辰莽相照,鸟雀一何喧。
竹叶传金瓮,松花落石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