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大无机如汉阴,白鸟不去相知深。


往事刻舟求坠剑,怀人挥泪著亡簪。


城南鼓罢吹画筒,城北归帆落晚风。

一树梅花千顷碧。
耐尽春寒眠不得。
闲愁如雨雨如愁。

年来洒泪看桑田,陶、谢风流已尽捐!


伊昔几人陪后乘,我今何处竞先鞭!


未消肝胆堪许托,无恙须眉只自怜!


转觉诸君真羽化,夜台杖履亦珊然。

长忆观潮,满郭人争江上望,来疑沧海尽成空。
万面鼓声中。


弄涛儿向涛头立,手把红旗旗不湿。

长忆龙山,日月宫中谁得到,宫中旦暮听潮声。
台殿竹风清。


门前岁岁生灵草,人采食之多不老。

长忆吴山,山上森森吴相庙,庙前江水怒为涛。
千古恨犹高。


寒鸦日暮鸣还聚,时有阴云笼殿宇。

长忆高峰,峰上塔高尘世外,昔年独上最高层。
月出见觚棱。


举头咫尺疑天汉,星斗分明在身畔。

长忆西山,灵隐寺前三竺后,冷泉亭上旧曾游。
三伏似清秋。


白猿时见攀高树,长啸一声何处去。

长忆孤山,山在湖心如黛簇,僧房四面向湖开。
轻棹去还来。


芰荷香喷连云阁,阁上清声檐下铎。

长忆西湖,湖上春来无限景,吴姬个个是神仙。
竞泛木兰船。


楼台簇簇疑蓬岛,野人只合其中老。

长忆钱塘,不是人寰是天上,万家掩映翠微间。
处处水潺潺。


异花四季当窗放,出入分明在屏障。

南飞乌鹊月明中,叹息高枝尚朔风。


执手匆匆同逆旅,论心咄咄但书空。


暮年有地堪投老,久客无文可送穷。

虎邱山寺太湖船,灯下壶觞月下弦。


洲有百花春似锦,官轻五斗令如仙。


风流尚忆酣歌日,事往惊非少壮年。

宦拙诗穷各自伤,相逢歧路总亡羊。


豪狂未改双眸白,格律仍随两鬓苍。


入蜀杜陵长作客,依楼王粲苦思乡。

一甃幽澜,景德廊西苔藓合,茶经第七品其泉。
清冽有灵源。
亭间梁栋书题满。

百亩胥峰,道是子胥磨剑处,嶙峋白石几番童。
时有兔狐踪。
山前万个长松树。

杉闸奔湍,一塘远接吴淞水,两行垂柳绿如云。
今古送人行。
买妻耻醮藏羞墓。

粉堞危楼,阑下波光摇月色,金鱼池畔草蒙茸。
荒圃瞰楼东。
亭亭遥峙梁朝桧。

一掌春波,矗矗鹾帆闹如市,昔年烟雨最高楼。
几度暮云收。
三贤古迹通岐路。

湖合鸳鸯,一道长虹横跨水,涵波塔影见中流。
终日射渔舟。
彩云依傍真如墓。

三塔龙潭,古龙祠下千年迹,几番残燬喜犹存。
静胜独归僧。
阴森一径松杉直。

万寿山前,屹立一亭名槜李,堂阴数亩竹涓涓。
空翠锁风烟。
骚人隐士留题咏。

林间七岁度中秋,强半阴云兴未酬。
况复文园偏善病,更兼漆室本多忧。
月华特为今宵胜,风雅谁如尔辈优。
朦胧推毂委耑征,无限伤心叹我明。
大老高谋惟避地,将军妙策只行成。
轻弓短箭来胡马,弃甲投戈走汉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