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井梧黄落暮蝉清,久驻金台但暗惊。


事佛未怜诸弟子,谈空争动上公卿。


合归鸟外藏幽迹,敢向人前认好名。

竹如翡翠侵帘影,苔学琉璃布地纹。


高卧更无如此乐,远游何必爱他云。


闲听谢朓吟为政,静看萧何坐致君。

离离碧涧松,郁郁幽岩草。

深玄依化迹,精气微相保。

轻霜动晓华,独爱秋光好。

四序本相生,金水朋交济。

谁张大块帷,一任时光蜕。

日居而月诸,六龙安可系。

秋光不待人,汗漫归何处。


客心不自聊,每欲为秋恕。


高空无一物,容易秋来去。

王制宜人不厌奇,诸臣陈力已心驰。


簿书期满观中秘,弼教功成望百揆。


钱谷兵刑非相事,股肱耳目有新司。

文武途分或掎轻,封疆事急且观兵。


公侯久废干城选,军旅初因俎豆行。


六艺成名先执射,七书传塾已为经。

足兵足食总难齐,骄子未欢饥子携。


不惜琼林收散卒,岂无膏泽下残黎。


牛羊视久须刍牧,将帅思深尚鼓鼙。

宵衣明主值多难,朝市相逢策治安。


止辇求言劳汉帝,诘戎立政想周官。


处囊一遂夸锥脱,投笔千人说剑寒。

千载筹胡指顾中,清宵读史念车攻。


大原薄伐中兴伟,沙漠深藏远略雄。


唾手辽云心未已,系缨北阙事堪同。

丈夫投笔计封侯,孺子逢桥已遇留。


飞食莫凭封万相,坐帷须拟决千筹。


清宵几对风云色,何日能忘天地忧。

忧时注将总偏词,昧昧何如一个思。


淮蔡深谋全倚度,西人寒胆独称琦。


公孙阿世终蒙落,司马闻边始戒夷。

星车夕发遂河干,来往征途异暑寒。


城野秋残闻见改,堂阶地隔怨咨难。


郑图欲献须多绘,贾策方成仰乙观。

青山忽送七闽秋,大海遥连百粤流。


落日孤城风雨至,褰帷何处不堪愁。

越王城上黯消魂,万里秋风动蓟门。


君自平生称国士,南迁岂负信陵恩。

豫章西望彩云间,九派长江九迭山。

高卧不须窥石镜,秋风憔悴侍臣颜。

琅琊山上越王台,秋色高临海色开。


莫向中原看落日,浮云万里为君来。

唐末缁流空,休公崛然起。


卑卑局晚调,兀兀吐玄旨。


冥心师楚圆,苦思叶齐已。

有唐迄元和,畸流尚不乏。


翩翩玄真子,百代恣渔猎。


雅志游松乔,奇踪轨庄列。

年逾六十我何堪,心曲因君得纵谈。


阅史旧尝疑夏五,参禅今遂荐前三。


饮阑却怪清樽恶,饥甚犹怜粝食甘。

水满陂塘麦满村,路逢田父和长言。


题诗懒作蝇头字,贳酒愁看犊鼻裈。


芳草藉青迷野径,远山横翠入柴门。

严城吹角报霜天,雁足谁将锦字传?


江上寒潮通紫水,梁间落月忆青莲。


星文闪烁双龙动,夜色凄清一榻悬。


宛在歌残人不远,小楼元是号邻仙。

试索寒梅笑,闲窗独立时。


花如平叔粉,人忆水曹诗。


影动疑君到,书来慰梦思。

绝岛寒林自掩关,深居从不为人闲。


千株松柏清阴外,万叠山河落照间。


云欲收时空不碍,鹤曾栖处法仍还。

地坼天崩竟见之。
步兵休恨不逢时。
枉教环佩寄微辞。

寒露零太空,清诗出少海。
昭融备万象,众目眩符彩。
二南可无愧,一字不容改。
沛宫歌风云,威德加四海。
雄词照千古,编简亦光彩。
惟皇与同符,兴寄秋序改。

人生在世如乱麻,谁为圣贤谁奸邪?

霜雪临头凋蒲柳,风云满地起龙蛇。

治丝乱者一刀斩,所志成时万口夸。

郁郁壮怀无人识,侧身天地长咨嗟。

不爱金钱不爱名,大权在手世人钦。
千古英雄曹孟德,百年毁誉太史公。
风云际会终有日,是非黑白不能明。
畏暑却馀威,飙驭临寰海。
一雨濯寥空,晴光露精彩。
乾坤陟清凉,居然神观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