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邸报初翻数叶藤,栋梁今喜楩楠胜。


市场春后皆青草,司马秋来在白登。


天下安危真足仗,眼前修短却难凭。

以书记起用,古有今则无。


有之只一人,曰惟观承夫。


夙称习政事,铨曹尤著誉。

从来擢督抚,德才量并重。


以此下僚中,百不一二中。


自知县起者,臻斯必超众。

本朝善治河,靳辅齐苏勒。


斌实可比靳,弗徒保工急。


至其于齐也,有过无不及。

八旗读书人,假藉词林授。


然以染汉习,率多忘世旧。


问以弓马事,曰我读书秀。

西陲用兵时,军需信要务。


统勋既罢斥,特用就熟路。


擘画实尽劳,诸事皆弗误。

凡经百余战,战必先众军。


不谓世胄家,而有如此人。


读书知大义,挽劲鲜与伦。

保障鸿才奏绩新,每将重寄委贤臣。

须知令器承殊眷,贵有丹忱答紫宸。

训练多方资辑旅,抚绥无怠在諴民。

崇牙高建秉洪钧,远控岩疆轶等伦。

两省山河司管钥,万民肥瘠视经纶。

还持绛纛开军垒,永矢丹忠答禁宸。

时雍佳气浃寰瀛,绣戟牙幢制阃荣。


两省风霜澄吏治,三春雨露洽舆情。


位高定效公忠实,职钜非循廉谨名。

绛节金章制上游,雄藩兼控主恩优。


分疆名帅归钤辖,绣错方州待运筹。


文武和衷群吏宪,军民一体大臣猷。

飞挽地僵仆,海运天翻波。


圣皇制国计,全功在漕河。


河水亦有竭,民力岂云多。

乡里名家殊未央,典刑真见曲江张。


共忧天下军储重,肯谢江南会计忙。


后辈旧传姬老舄,多年曾拜德公床。

兵略元非素所闻,疏才多愧荐书勤。


自知薄相难成事,共笑狂谋易偾军。


雄阃岂堪分玉节,岩扉只合伴松云。

释褐今看八座时,都门重续送行诗。


历扬岁久官何忝,经济才优众共知。


节钺两淮开督府,挽漕千里集舟师。

香山遥望白云屯,九老行藏未定论。
为客自知生事懒,感时谁更壮心存。
河桥寒色分千里,野寺斜阳共一樽。
白日中天自照临,出门何敢议晴阴。
半生泉石耽成癖,一笑烟云契亦深。
南海促归游子舫,苍梧望断碧山岑。
二月还逢二日临,一樽容我坐花阴。
且看蓓蕾精神满,自是乾坤雨露深。
斟酌春光归酒盏,访寻物色更山岑。
授钺频年向北陲,又看殊锡下彤墀。
诏书疾置飞黄马,喜色遥占太白旗。
寰海群黎应遍德,尚方新爵待班师。
曾从川广著征袍,又辟江淮督餫艘。
旧业耻缘行橐富,新名多逐荐书高。
银台已换簪绅贵,玉帐应酬案牍劳。
于穆我祖,万邦作乂。
绍夏辟夷,功高列帝。
受命于天,不忝厥位。
秋入边城朔气寒,共看司马一登坛。
关云乱拥黄沙起,塞雁惊飞白日残。
行遣伍符营细柳,誓将尺剑斩楼兰。
为惜昆冈火尽炎,胁从都遣巨魁歼。
朝端清议咸推重,海内苍生益具瞻。
勋著旗常播中外,恩覃湘汉及飞潜。
忽见新书楚雁衔,眼惊掣电耳英咸。
几篇丽句频三复,千里高情尽一缄。
漫说霜华侵客鬓,从教汗血湿征衫。
奉命遥分阃外权,一麾诸将喜争先。
乱山开道威声震,清野屯兵垒壁坚。
元恶几多咸授首,移民百万尽归田。
萍水相逢总宦游,我来君去两悠悠。
喜君已释千钧负,老我重添万斛愁。
八座定知虚席待,百蛮行见望风收。
苫块馀生心已灰,谁知恩命又来催。
不堪骑马迎丹诏,安忍临戎被墨缞。
孤子上章空有愿,圣皇注意莫能回。
亭似西川节度楼,元戎驻此思悠悠。
海天万里劳多算,水国频年省近忧。
还儗遐方重建节,何愁壮岁不封侯。
历转华阶三十年,清才常荷圣明怜。
台官新拜中丞上,国计专司左辅前。
定使京师恒足用,还期台鼎必乔迁。
殿履新高面拜除,转咨臣计重河渠。
蛟龙始识陵园在,鸿雁终招泽国居。
棠蔽东人更竹马,葭明韦曲自橇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