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色无南北,人心自浅深。
毫枯搜猎免,弦静下归禽。
老守行千里,长城亘百寻。
应羡扁舟泛五湖,随缘卜筑伴樵苏。
青山衮衮成嘉遁,华发萧萧负壮图。
松桧鶱腾元自植,鱼龙吟啸巧相娱。
心胸欲闳肆,意气要恢张。
力可弘吾道,方能大此堂。
帘开容燕入,庭阔受花香。
寄傲宁须门柳,哦诗不必庭松。
伴我虚心直节,领渠明月清风。
澄江一昔鲸翻玉,春水年年空自绿。
长思岂但襦裤□,社祭千家绕山足。
华堂香火暖生春,月槛风棂清楚魂。
西湖频送客,绿波舟楫轻。
春入萝径静,浪花翻远晴。
雁荡山东是竹冈,林泉清赏胜沧浪。
人家散处通潮浦,鸡犬成村自雁行。
无数小舟湾柳外,映山红树绕溪傍。
贵贱各扰扰,皆逢朝市间。
到此马无迹,始知君独闲。
冰破听敷水,雪晴看华山。
庾公念病宜清暑,遣向僧家占上方。
月光似水衣裳湿,松气如秋枕簟凉。
幸以薄才当客次,无因弱羽逐鸾翔。
江南寒食早,二月杜鹃鸣。
日暖山初绿,春寒雨欲晴。
浴蚕当社日,改火待清明。
放逐非多罪,江湖偶不回。
深居应有谓,济代岂无才。
叠巘晴舒障,寒川暗动雷。
吴山山下安荣里,陋巷穷居有西子。
嫣然一笑坐生春,信是天人谪居此。
相逢昔在十年前,双鬟未合脸如莲。
写出篱边旧日秋,寄居有客最风流。
匠门已觉难为役,崔颢还加在上头。
半园风雅重当时,画里年年纪好诗。
四度人间逢甲子,重教点墨慰相知。
大好佳山水,天外有人间。
惜哉如此烟景,都付与谁看。
自古诗人未到,一任峰青江碧,寂寞几千年。
东山五日行复宿,溪上秋风破茅屋。
野人更邀西涧行,骑马沿缘穿水竹。
平田粳稻临柴门,秋蛩向夕鸣篱根。
炎汉逮中叶,朝纲已不整。
桓灵继昏愦,天怒发灾眚。
殿陛妖孽生,边塞烽烟警。
竹满园林水满池,旋栽黄菊补疏篱。
白云遮断红尘路,人是人非总不知。
鸣钟列鼎心无累,茹糗羹藜乐亦全。
解把穷通为一致,此生何处不超然。
始作山阴行,还寻广陵路。
此身未许闲,长负沧洲趣。
往来古寺居,再与高僧遇。
昔我所居,巨室高门。
或出或处,笑傲乾坤。
终日熙熙,省定晨昏。
黄柑压树酒浮蚁,红叶满林梅放花。
三叠青山老竹杖,十年明月故人家。
眼见云林百虑消,人间静处即云霄。
时时醉卧听流水,低拂垂杨欠小桥。
山绕孤村水绕家,传经载酒有侯芭。
眼前十亩无多地,只种桑榆不种花。
环翠五六里,深藏三四家。
风高鸣雁序,春暖茁兰芽。
门巷分楠直,溪流带竹斜。
湖水山云绕县斜,茂林修竹野人家。
宿酲过午无人问,卧听东风扫落花。
小轩劣容膝,讵敢邀君诗。
君诗亟借重,物趣俱新奇。
檐前列苍翠,槛外潴涟漪。
忆昔同作康山游,杖屦历遍千岩幽。
知君已具看山眼,每遇胜处尝淹留。
从兹一去间何阔,倒指殆欲忘春秋。
上帝降斯民,厥初存秉彝。
古昔世教明,大道行坦夷。
裘葛顺冬夏,饮食充渴饥。
古人不可见,千卷留遗编。
要非纸上语,至理实参前。
列圣精微心,舍此将何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