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颠虎倒在峰峰,尽是将军汉代松。


鳞甲不妨三寸厚,耐他冰雪过玄冬。

松松费尽熊罴力,画取黄山万树来。


双腕可怜如此用,丹青深隐冠军才。

山木阴森古穴边,汝驱虓虎出飞泉。


画来三叠庐山似,更有虬松怒上天。

熊罴多力不如君,曾向沙场作虎贲。


战败不愁无矢刃,奇松拔取扫千军。

撄石孥云尽偃松,一松飞去接前峰。


游人不觉石梁断,扶过溪南惊卧龙。

株株穿石土膏无,瘦尽蛟龙石作肤。


画出已令山鬼泣,不须黄海作全图。

三十六峰松尽眠,一峰峰有一松缠。


松枝不比松身短,十丈横飞渡水烟。

奇绝黄山吴季六,画松不画直松看。


四松最是黄山怪,长使人来毛骨寒。

金陵八大家,张损善荷华。


不及姚文翼,梅枝十丈斜。

自有青溪客,梅花尽姓姚。


罗浮千万树,开落向生绡。

朱公画图爱者众,声价端如古人重。


王卿巨公数见寻,往往闭门称腕痛。


我时挟册游郡城,朱公爱我诗律精。

方壶少小学为仙,笔底三山岂偶然。


见说麻姑头总白,不知何用得长年。

巨鱼出没浪波腥,东望三山路杳冥。


安得秦皇射蛟手,为操强弩下沧溟。

东流弱水不胜尘,汉武楼台空自陈。


欲借横江孤鹤去,须凭南岳魏夫人。

营丘老山百世师,后来学者有郭熙。


寒林平远世岂有,往往赝本传其疑。


吴兴徐卿好心手,貌得郭熙定真否。

若人悟县解,委蜕顺天刑。


慷慨赴东市,一日为千龄。


李公悲上蔡,陆子喟华亭。

休文堂前花满枝,风物四时春更宜。


前年三月宴客时,坐上才杰皆能诗。


众中独许姑苏客,千里江山贮胸臆。

五浊之世尘冥冥,达观栖心于此经。


但用须弥藏芥子,安知牛迹笑东溟。


生公吐辩真无敌,顾氏传神实有灵。

替花写照为花怜,六角流苏宝帐悬。


门掩东风春似海,刘纲夫妇是神仙。

廿四番风转画叉,天教徐淑配秦嘉。


玉台一管生春笔,遍为人间称意花。

已过重阳菊尚开,霜天赏菊此衔杯。


人饶韬略来香国,花亦英雄上将台。


粤水闽山文武会,酒龙诗虎主宾才。

扁舟溪上数来过,白发残春奈我何!


柳絮如烟迷晓浦,杏花飞雪点春波。


林扉有客图丘壑,石室何人带女萝。


欲和华山高隐曲,羁愁悽断不成歌。

留与残年反复看,盖头云带万鸦蟠。


天根一雪埋烽燧,奇骨馀扶石气寒。

脱手偷摹太古踪,撑胸孤喻后凋松。


冥冥遗世排阊阖,魂出呼骑双白龙。

洛阳才子见长沙,自识中丹鬓未华。


文武才全皆不试,丹青笔妙更谁加。


老杉列在堂皇上,小景将归学士家。

真僧寄人间,云影落大地。


倏来无本行,暂止宁有意。


尝览物外史,觉士吾所钦。

尺幅云林幻也真,无端闻见一番新。


丹青不是支那笔,花木还同震旦春。


弱水东流终到海,越裳南去即通津。

江上秋阴生暮寒,平林浑似老年看。


九疑霭霭云深处,更得诗人眼界宽。

玉川和靖总清标,煮茗吟梅共寂寥。


时世不同人物似,正如雪里见芭蕉。

楼拥千章木,山横一段云。


夕阳遮不尽,犹照白鸥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