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金风瑟瑟入空山,村落人家叶尽斑。
羡杀个中奇绝处,一天烟霭有无间。
郑君胸次有江山,应识区区只一斑。
山色空蒙斜日里,郁林遥指碧云间。
有客访我城东庐,手持何侯山水图。
乍向高堂一披睹,已知笔力天下无。
老我爱山兼爱画,对此心神忽俱化。
君不见余吾水中天马出,赤鬣缟身朱两翼,割玉为鞍鞲不得。
锦衣使者捷若飞,紫缰金勒看君骑,却忆拂林初献时。
凤城五门平旦启,驰道行骄辔耳耳,路旁见者谁不喜?
众中牵出朝未央,挥雾流沫满道香,毛带恩波眩目光。
洛溢河清世之季,钩党诸贤死无避。
桥门冠带此何时,诏与群经正文字。
议郎郎将工隶书,观者缤纷门外车。
南郭山人隐几处,青山白云无所住。
万壑度尽松风声,更向了堂参一句。
坡仙胸中非酒浇,吐出苍玉秋寥寥。
忽然变化不可极,怒龙倒海拔沃焦。
辋川图里王摩诘,胜事后来空自知。
想见开元全盛日,山林朝市两逶迤。
飞来两雁不成字,偶得一滩相并眠。
南国江天秋欲雨,西风木叶夜如年。
八月望夜题此画,莲花漏冷秋沈沈。
仁人义士不可见,万叠好山千古心。
帝子乘鸾谒紫清,满天风露翠衣轻。
闲将十二参差玉,吹向云间作凤鸣。
金盘夜冷露流脂,玉管含云写竹枝。
方士持归东海上,月明应是作龙骑。
远骑出郊坰,裴徊立清晓。
风雨江上来,云山望中小。
松瀑泻岩阿,僧钟度林杪。
平生无计医凡俗,每思开轩学种竹。
息斋此画自何来,坐觉寒阴满书屋。
断根入地吴蚕僵,密叶排云威凤翔。
箨龙叶战风泠泠,满耳秋声生翠屏。
便好参差裁绿玉,九苞鸣凤在虞廷。
江南画史谁第一,徐熙写生妙无敌。
宝轴多藏卫霍家,香奁尽贮金张室。
忆昨华清水殿西,夜深轻辇随风移。
了无寒暑与昏朝,独坐松根看泬寥。
万丈悬崖颠倒立,法身无等劫尘消。
天水双双桂影团,喜符佳谶上眉端。
外家风采今犹在,长啸空山鹤发寒。
谁复风流斗凤团,天人丰骨想毫端。
楚吟翻泣铜仙泪,共洒秋风玉井寒。
一一方诸镜样团,金壶沾墨岂无端。
万年枝上天香尽,遗恨青天碧海寒。
海国千山列屏嶂,万迭浮云滚涛浪。
云来云去本无心,苍狗白衣幻形状。
长松密竹翠模糊,萧萧清籁真笙竽。
老干连蜷似蛰龙,夜来风雨欲腾空。
玉堂学士今何在,谁赋当年十八公。
解印归来事已非,秋深霜菊锦成围。
秫田两顷都为酒,林下何须候白衣。
冰雪天高独鹤飞,山中处士薜萝衣。
岁寒清节凭谁共,折得梅花及早归。
紫霞洞客已仙游,故国湖山草树秋。
鸾鹤九霄音信杳,欲将哀怨寄清流。
谁传春信到人间,涧谷神仙玉雪颜。
冻雀预知生处乐,枝栖不似纥干山。
瑶池信杳思氤氲,聒聒春声怪汝频。
问道海棠初睡起,风流谁是画眉人。
袁门深闭路崎崟,焦寝清酣怪铁衾。
谁似先生冰壑底,一编独对圣贤心。
隔屋谁歌玉树花,飘飘鸾鹤海天涯。
书中自许论今古,金帐何消说党家。
浙江东渡指西陵,万迭天开紫翠屏。
掉得扁舟归旧隐,夜凉光动少微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