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也因人热。
甚秋风、年年容易,者回奇绝。
燄燄烧空云如火,占断沧溟空阔。

南国春芳又一时。
背人开玉合,意凄其。
枉抛红泪惜前期。

人寿花红冬月半,寒香岁晚长留。
相邀陶令过罗浮。
水边篱下,彼此识荆州。

又是残秋,凄冷况味,风枝乱飐高墙。
清砧催雁翼,篱菊染蜂黄。
耐寒处、翻叶叶低昂。

眼缬迷烟,唇朱缀蜡,依稀光透帘幕。
乍疑锦羽衔来,未许绀纱障却。
娇春稚蕊,有归院、金莲人约。

记幽坊唤酒,佳节试灯,翠屏新曲曾顾。
冶叶柔情,媚香妙谱。
小影华年偷诉。

又玉沙清,瑶林映佳景,欣逢山驿。
行行青不断,讶修眉天际,黛痕如拭。
栈阁曾经,巫峰恍遇,应有幽禽相识。

冷空峭。
正梦仙逢花,春宽溪小。
被玉横惊断,吟怀共凄悄。
梦醒及花杯,秋馆画兰,园事疏寂。
何处寒林,想经霜颜色。
怀袖冷、闻香乍省,自花时、红妆漫识。
淡日楼台,销凝粉融金滟。
杏墙窥燕,笑新妆乍欠。
笙箫梦冷,半晌风幡微飐。
千里秋江野涨平,年年相望抵双星。
人世事多情易幻,不见,鸾钗钿盒也难凭。
莫倚韩娥歌曲妙,年少,花前传得几新声。
会过盂兰,佛诞今宵届。
放大光明通下届。
几处焚香庭院外。
蒲团坐,养静习常功。
火去无明三昧现,神归有定六根空。
一气转鸿蒙。
感逝悲来,耳顺年华,匆匆去将。
叹萧疏白鬓,安仁易老,笑啼黄口,伯道堪伤。
草木同枯,松楸盼断,先垄阿谁奠酒浆。
流光瞬息。
催人老、重阳又过佳节。
旧游乐事,登高选胜,尽成陈迹。
夜凉如水天如洗,秋怀颇愁岑寂。
旨酒携来,群贤毕至,略分都忘形迹。
心情纵劣。
意绪恹恹,无可奈、昼长人困。
镇日里、春阴黯澹,空庭悄静。
嫩绿如茵铺鲜砌,落红成阵迷芳径。
节近清明时候。
烟柳丝丝绿瘦。
女伴戏秋千,玉臂半揎罗袖。
秋入双眉频皱。
愁味将人僝僽。
三径夕阳斜,侧侧西风凉透。
珠丝瑶轸。
叹无端摧断,鸾孤雁陨。
几度花前,弹落碧桃香粉。
七代传衣翰墨缘,新标斋榜有高贤。
文如北斗珍韩子,集少红楼愧广宣。
新涨拍堤初过雨,妙香浮槛乍开莲。
好句吟难罢。
黯然魂欲化,问何时许结、香奁社。
驰想梦成劳,敢告吾庐者,恰筑云岩罅。
绣帐病缠绵。
闷极今年。
卷帘日日望秋天。
一枝寂寞窥金井。
瘦减繁华影。
几番泪雨涴胭脂。
窥窗映竹临金井。
一片红芳影。
尽将双颊著胭脂。
萧骚。
终朝。
风号。
背立讶新妆。
羞对红墙。
春风未负好时光。
莫愁湖畔,早十年、携得桃家双桨。
几度东风芳草绿,知否个侬无恙。
往事云沉,闲情水皱,脉脉堪凝想。
绿洒酣初,青灯外、一曲檀槽才拨。
分明玉树歌翻,听呜呜咽咽。
看半晌、轻拢高撚,便一霎、觞迎花接。
阮郎归去,怅浓春瞥逝。
缥缈仙源路无际。
剩年年、寒食如墨春阴,吹碎雨、点点替人弹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