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按部广东经数郡,若言岚瘴更无春。


度山烟锁埋清昼,为国天终护吉人。


万里诏音频降下,一方恩惠尽均匀。

退之自谓如夫子,原道深排释老非。


不识大颠何似者,数书珍重更留衣。

降羌当有甲齐山,叛虏应无马量谷。


莫忧斗米千钱贵,自可航河一苇足。


绣衣不但捕群偷,赦书蠲租亡者复。

传闻太守趋庭日,握手青山思不禁。


海阔群珠扶月上,天回双剑借龙吟。


诗篇且斗新秋色,手板宁输异代心。

并马翩翩过酒胡,子侯腰玦有珊瑚。


青萍对结雌雄斗,石笋双抽大小孤。


笛里悲风追济上,琴心流水到姑苏。

溟色饶奇变,云岛相荡擗。


中有真人居,将无鲁连宅。


先生犹龙哉,夭矫物莫测。

父老河干睇望频,孙郎江左欲行春。


单车立破千妖胆,一疏能舒万姓颦。


稍觉前茅旌色动,争传细柳甲光新。

十年华省隔鸣珂,惊见勋名霄汉多。


揽辔马群空冀北,按章霜色扫牂牁。


中丞饷道专持节,天子宣房宠赐歌。

揽辔飞霜满冀丘,豸冠何客伴风流。


千山坐拥尧都日,九派行疏禹凿流。


瀚海烽清长息甲,渔阳尘起一登楼。

绣斧朝持越郡前,花骢行部笔如椽。


风云西北飞扬候,海岳东南镇定年。


秋思芙蕖明玉斝,春光桃李媚琼筵。

吴山晴翠拂高车,只字风霜绕玉除。


骢马近传盐铁论,鸡林遥诵治安书。


三台色动回天后,十郡欢腾煮海馀。

比屋香灯越水濆,霜天晨夕望氤氲。


中朝独占乘骢步,大海争传谕鳄文。


柱后峨冠心捧日,台端摇笔气淩云。

东来紫气又临安,拭目苍生望未阑。


一剑乍过千垒静,单车才入万家欢。


霞光北极飘清禁,斗色西台照画栏。

归来欲拟采真游,半幅蒲帆九月秋。
敢谓埋名吴市卒,自怜去国范生舟。
彩毫远挟清霜坠,画戟初临紫气浮。
使星炯炯摇银汉,照澈天南海尽头。
闽峤八方人望岁,陂塘五月气如秋。
南巡蔽芾留嘉荫,东望扶桑起远愁。
使者观风过晚春,逢山应暂柅征轮。
云埋雪岭铺银界,日射金仙照碧津。
千里讴谣民足食,万家水竹地无尘。
拙句惭先刻,佳章幸继游。
褒题逾八字,传咏入中州。
舍馆仍增丽,时炎倏变秋。
地涉云安境,山居燕子龛。
帘垂看急溜,盖偃得修楠。
牢落前贤迹,光明古佛庵。
欲见遐陬尽乐康,沈黎回即按嘉阳。
寻山举屐三峨峻,度岭驱车九折长。
坞柏正宜寒后悦,驿梅多向腊前芳。
叱驭穷边垒,还辕赏驿梅。
微香心旋吐,清咏意尤瑰。
诲墨蒙兼贶,邮筒喜屡开。
钟山横翠楚江空,寒气随君马首东。
吴越英华诗有料,吏民情伪事无穷。
雍容措置摅长策,慷慨施为合至公。
玉嶂鸡峰两度行,难驯凿齿最关情。
而今揽辔重循历,须鬓霜侵又几茎。
大甲溪深未易过,尤憎虎尾聚奸多。
年来设戍勤持护,一道长光映绿莎。
蛮娘襁负小番娃,拥立低檐语笑哗。
遮莫蓬头并跣足,春来满插鬓边花。
拈香负弩致殷勤,童叟喧传旧使君。
番社久安耕耨业,糍盘竞献倍含欣。
溪山处处罩云烟,密箐深林响百泉。
隐隐竹围声远近,无腔短笛乐尧天。
行行朱盖漾青阳,岸柳墙花满路香。
更喜西畴时雨足,葱茏弥望长苗秧。
道人昔日来开山,山鬼悔泣门不关。
一时梵宇借岩麓,千载绝景归人间。
松萝郁勃树旌纛,水泉丁东鸣佩环。
七盘一何高,苍翠净寥廓。
夜雨濯杉桧,春风散芝药。
细云散岩色,细径度危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