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花炮驱傩,纸钱祭灶,又到围炉时候。
儿女筵前,须眉镜里,怅我朱颜非旧。
看剪宜春帖,渐夜久灯昏红豆。

小院春流,曲房香转,十二银屏如昼。
旧恨眉消,新愁梦结,又到看花时候。
听绕帘莺语,尽抵得、笙歌吹奏。

暗尘明月小桃枝,旧家时情味。
问而今、风转蛾儿底。
有谁把、春衫试。

年年芳草似裙腰,见兴亡无数。
倩垂杨、留得黄莺住。
正歌吹、扬州路。
隔江春信问梅花,在江南山里。
被东风、吹到梅花国,狂蜂蝶先来矣。
看花共索春醪味。
草甲苏烟,花辰醉露,中和夹钟律转。
荠傍墙挑,蘋生水活,触处探芳心眼。
春过三分几,试数遍、曲江游宴。
阿谁钗钏,施蒲团,笑燕支一簇。
看散花天女、娇妆束。
荫怀素、庵头绿。
绿窗休认,倚摩登,误西风行脚。
料苇枯只履、还飘泊。
借绮户、花丛著。
宫树藏鸦,禁烟着柳,东风刬地吹破。
宝马嘶来,款尘飞处,画毂雕轮无数。
雉尾晴云迥,喜辇道、方回卤簿。
琐窗黄鸟,傍人啼逗,恹恹天气。
送离愁、一寸柔肠里。
偏不分、鹦哥睡。
小雨啼花,深烟怨柳,往事倩谁重诉。
甃冷铜瓶,尘封玉镜,试问荒溪鸥鹭。
说起那时恨,又恐怕、莺愁燕苦。
天上星杓转,东园景若何。
渐看生意满,顿觉赏心多。
浅碧山舒黛,新黄柳破鹅。
竹里溪腰,柳边沙尾,听莺书屋曾到。
新咏如陵,古怀如稚,城北休夸美好。
两度班荆别,又绿过、几番芳草。
桃花树上午莺眠,日影撩人倦。
把花枝、移上栏杆里。
被侍婢、和帘卷。
柳翠藏莺,花绯招燕,栌枝摇荡纤玉。
湖水湖烟,春人春事,听唱高阳台曲。
一碧冥蒙影,记斜日、段家桥北。
蝶衣红晒画阑西,引罗窗花气。
奈峭风、吹满重楼里。
又还是、伤春睡。
东园亭榭巧相因,更辟东轩探早春。
面直小桥通沼沚,背临宏搆拥松筠。
鸟鸣鱼跃先时得,柳绽桃苞入眼新。
翠幄阴迟,画栏烟瘦,东风愁负莺燕。
芳径锄香,筠篮担露,入市韶光偏贱。
谁借藏娇屋,早分与、莓苔一半。
斗帐灯红,翠尊酒绿,洞户云罗缥缈。
角枕栖鸳,香篝爇麝,竟是承平年少。
拚放他春去,怎不把、春愁放掉。
竹扈鱼寒,荻洲雁老,川途何限凄黯。
暝色连江,残年催雪,听遍高城鼓紞。
小住香泾好,又何事、扁舟轻泛。
湖雨斜收,锦帆脉脉,闲游一任疏散。
弄酒台荒,买歌金尽,白发难教且缓。
闻道临风处,剩无数、腰肢香软。
寒意初销,韶光渐美,屈指新正一七。
薄雾烘晴,微风送暖,偕伴骋游芳陌。
万里桥西去,好探取梅花消息。
疏灯一点闪窗棂,触万千情绪。
忆前宵、听呀呀学语。
犹伴我、吟诗句。
宝胜宾春,华灯照夜,穷冬浑然如客。
炉焰鳞红,杯深翡翠,早减三分寒力。
一笑团栾处,恰喜得、雪消风息。
屑璐飘寒,镂金献巧,妆成水晶亭榭。
飞絮悠扬,散花零乱,绝胜翠娇红冶。
粉艳嘻嘻道,尽飞上、使君须也。
南国收寒,东郊放暖,条风初回台榭。
小燕横钗,闹蛾低鬓,根底吴娃妖冶。
纤手传生菜,向人道、新春来也。
高阁凌空,层楼倒影,一片澄波如练。
斗鸭栏边,听鹂柳外,隐映春风人面。
爱茜纱窗曲,半遮住、画屏山远。
残冻初销,轻阴欲暝,又见蓂开七叶。
惆怅草堂,当年杜老,犹剩梅边吟魂,曳杖来重访,算行乐、无如今日。
一般选石安棋,一般倚竹吹笛。
笃耨香浓,兜罗绵软,诸天金界招手。
指月玲珑,逆风芬馥,爪甲了无尘垢。
禅机参透。
村与云深,路随香远,闲鸥三两寻到。
暗水通桥,疏篁阴屋,世外人家春早。
篱落横琴坐,乍惊起、空山幽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