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树无柔柯,秋草有劲叶。


原空鹘孤骞,山晚云万叠。


登高得平旷,人马皆意惬。

南渡君臣建业偏,不堪乔木黯风烟。


岂知白马兴王后,又到红羊换劫年。


三辅黄图空郡国,六朝王气渺山川。

主家楼观郁参差,想见当年全盛时。


宫草细侵行辇路,苑花深覆泛舟池。


瑶台仙去尘生海,甲帐神来风满旗。

故国遗墟在,登临想旧游。


一朝人事变,千载水空流。


梦渚鸿声晚,荆门树色秋。

维唐有藩镇,连衡皆盗区。


污孽互相济,殆似背胁疽。


心腹讧蟊贼,膏血化虫蛆。

登高与处卑,由来虑多端。


登高尚寡悰,处卑焉能欢。


以兹历荆榛,褰衣蹑巑岏。

夙驾移天跸,凭轩览汉都。


寒烟收紫禁,春色绕黄图。


旧史遗陈迹,前王失霸符。

燕蓟日巳远,薄行齐鲁郊。


孔颜千古乐,管鲍一生交。


无复歌长铗,何心学解嘲。

艰虞行万里,叱驭过王遵。


正值烽烟日,能敷冰雪春。


仙云依树色,暑气动征尘。

问俗经遗里,钦贤得并祠。


知人孔圣叹,策士汉皇私。


径寂榛从塞,园荒鸟任窥。

长堤高柳暮云平,入夜扁舟堰口横。


千里烟波通海戍,三家村落杂齐声。


残灯微照孤帆动,短笛寒吹片月明。

一客长安华发生,十年重过莫州城。


堤摇野浦长天静,树夹残霞片日明。


泽国萧条来往路,秋风憭慄古今情。

高台倾尽曲池平,此地犹传薛故城。


珠履三千俱寂寞,行人空动雍门琴。

卫水湾湾翠绕庐,如云乔木荫庭除。


白眉久待双龙阙,黄发高悬五马车。


桑梓百年恭敬日,萍蓬千里笑谈馀。

前辈风流十载闻,登堂今喜沐清芬。


夜谈往事徐呼酒,老爱新知屡示文。


林壑有缘供杖屦,朝廷何日下玄纁。

锦绣山河尽帝州,前朝遗迹岂堪愁。


不闻燕筑游秦市,何限汶篁植蓟丘。


古堠螀啼残露夕,长天鸿断落霞秋。

总辔临秋原,登城望寒日。
烟霞共掩映,林野俱萧瑟。
楚塞郁不穷,吴山高渐出。
汉家遗堵满山川,六里东西遂渺然。
寒日似愁圭影地,秋风真作黍离天。
五株杏发陵无邑,一项茅荒井失田。
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图书剑在泉。
今日诸孙拜坟树,愧无文字续燕然。
蛙据方州妄自尊,沈郎百万若云屯。
归舟无路寻巢穴,空有卢亭旧子孙。
远道戒行役,清宵发故城。
挂帆残月色,高枕隐鸡声。
恋阙心偏切,怀人意屡更。
故城邑东南,盘盘蛰修蛇。
借问经始人,云是司徒家。
唐季遭闵凶,群盗纷如麻。
二千逆数到春秋,战国兴亡一转眸。
垒壁讵销埋蚌壳,劫灰宁烬斩鹅头。
坟缘开发金成范,殿为焚修瓦出沟。
汉宫千祀外,轩驾一来游。
夷荡长如此,威灵不复留。
凭高睿赏发,怀古圣情周。
河外军藩麦秀中,唐兵昔数朔方雄。
韩公北辑三城路,至德中兴一旅功。
番刻劲销春藓碧,汉花秾映寺门红。
收将残照,衬作飞霞。
征帆千尺向归鸦。
思亲万里,望故苑,被云遮。
千回百折故城河,东倾西长分嵯峨。
白杨灌木参天柯,处处成行古道么。
古冢荒碑庙逶迤,水流浪打雪狼窝。
凤辇乘春陌,龙山访故台。
北宫才尽处,南斗独昭回。
肆览飞宸札,称觞引御杯。
长安千载故城荒,衰草寒烟满未央。
废宅总成芳草地,寝园一任野花香。
连村何处藏温室,啼鸟浑如觅建章。
大淮以北气萧条,泰岱之间复寂寥。
见说潇湘亦枯竭,江流齐赴海门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