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有客迟留瘴海边,白头想见欲潸然。


淹留每笑犹千里,芘藾遥知有二天。


行听伏波平岭峤,已闻下濑济楼船。

东湖九日水如冰,画舫还寻孺子亭。


雨后断云归冉冉,天寒孤雁去冥冥。


兰苕散漫池塘远,松竹参差岛屿青。

箪瓢气已压膏粱,不傍朱门味更长。


细看高人忘宠辱,始知吾辈可怜伤。


岩扃勾漏新丹灶,香火匡庐古道场。

昼日承明独静居,怡情闲把画图披。


坐看四序璿玑转,并是风调雨顺时。

解组还乡未白头,身安意适复何求。


六桥有路闲来往,万事无心任去留。


阖境吏民思旧泽,入门儿女具新篘。

平生长叹马文渊,功业遨游二帝间。


洛社龙飞初有意,峤南鸢堕不知还。


虽迷盘瓠壶头路,肯愧祈连冢上山。

看花金谷屡衔杯,先后归时出处乖。


朝日衣冠辞魏阙,春风旗鼓过秦淮。


谈间咸庆连云屋,事外欢娱付水斋。

当年簪笔羡瀛洲,此日天章动碧流。


番岭人才供一代,曲江金镜表千秋。


干戈满目惭迂腐,蝉冕惊心惜赘疣。

四载驱驰一念馀,朝天归阙两何如。


了翁徒奉便宜诏,德秀终思衍义书。


岂有忠言垂国史,漫劳资政宠戎车。

天书远播及馀春,云际光垂色倍新。


海角犹留忠作伴,师中漫许道为邻。


轻裘缓带依羊祜,歌雅投壶忆祭遵。

客窗睡起首如蓬,一枕邯郸梦未终。


短榻乱飘梨叶雨,征袍凉入蓼花风。


鬓衰头上难饶白,诗满囊中不谓空。

秋来强放旅怀宽,越海鸥盟想已寒。


万里风波还作客,十年尘土倦弹冠。


炎风朔雪牵愁阔,野哭邻鸡搅梦阑。

秋堂枯坐不闻哗,世事悠悠付叹嗟。


关陕日闻涂有莩,幽燕仍惜忝无花。


寒天短景催华发,老树悲风聚晚鸦。

北风吹断木犀枝,物色无时不系思。


今日正须怜曲突,此身何必叹支离。


投簪谁复王官隐,流涕深知太傅悲。

奉使东南岂浪游,廿年君宠可能酬。


也知天予此身大,敢道吾生泡影浮。


边塞何年还卫霍,庙堂今日相伊周。

久客宁忘地主贤,每劳移步出花前。


川围风日春难老,山抱楼台月又圆。


燕子暖泥低掠水,王孙芳草远连天。

寻山问水约同行,嫩柳初匀花欲明。


正及人间修褉节,更堪林外踏歌声。


病严酒戒三分量,清爱茶烟一缕萦。

已传灵耗烦晨鹊,更作新诗寄塞鸿。


千里薄寒沾暮雨,百壶清笑望秋风。


仙人楼阁重湖外,帝子亭台翠霭中。

高山据西南,湖水自南东。


中有避汉人,如彼云中鸿。


一日克诸己,百世闻其风。

十年共力诗书学,万里相期将相科。


白屋自知难掩抑,青山聊得慰蹉跎。


宠荣未有如君早,衰病争加若我何。

春风吹诏落天涯,喜听君荣及盛时。


桂籍功名知自取,云台事业旧相期。


骐驎有力争千里,燕雀无才寄一枝。

百年流转寄风波,老态欺人病更多。


赖有子能知管仲,即无人可向维摩。


悠悠世味只如此,扰扰人生能几何。

爱山终日在山巅,山径迟留几屐穿。


涧水曲流随步屧,炉香深处作云烟。


峨峨健马横岩石,漠漠苍龙宿旧渊。

容颜不少如前日,景物犹多似旧时。


匹马瞻相无尽意,双泉想像不胜悲。

夕阳却度石头溪,万事伤怀欲泪垂。


谢氏游山行着屐,严公送酒立还诗。

月外征鸿自北飞,溪边流水亦东归。


相思欲往还多畏,自笑浮生事事非。

风雨正开棠棣枝,尘埃复隔老莱衣。


南北分人心欲碎,不堪频望白云飞。

我贱无庸如子何,白头相望欲悲歌。


少年策在英豪腹,清世名专守相科。


薄宦从容忧自少,故人邂逅乐应多。

风雪今之夕,湖山百尔思。


欲歌莺谷意,不忘鹡原诗。


腊意生梅萼,春容动柳枝。

行李随长道,飘蓬笑贱官。


望云瞻白日,临水看惊澜。


鸟语如知节,花开尚怯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