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历在手心怕开,日月联翩相续来。


黄金散尽自一快,白发不贷真可哀。


无为健羡广成子,千二百年终有死。

青阳振蛰初颁历,白首衔冤欲问天。


绛老更能经几岁,贾生何事又三年。


愁占蓍草终难决,病对椒花倍自怜。

小时玉雪二尊怜,两字眉间点缀鲜。


尚记嬉游佩觿日,安知荏苒钓璜年。


渡辽难以偏师从,归鲁犹将旧学传。

凤历初看小雪时,百年甲子只须臾。


回头往事浑如梦,识破尘寰半局棋。

老去惊看历日新,宦情尤忆故园春。


吾乡亲旧如相问,为道明年已五旬。

邂逅金绯照石渠,卢沟桥畔暮踟蹰。


同盟敢托先朝后,并轨犹惭易世馀。


转自慵疏怜叔夜,宁因消渴慢相如。

佩玉含香事冕旒,横金驰传出龙楼。


游穷八极飞仙在,望重三朝宿老留。


白帝城探新雨色,黄公垆续旧风流。

入剡名山思转遐,云岚晨夕候高牙。


宁无逸兴歌天姥,大有闲情赋若耶。


万岫分青悬梵刹,千岩飞翠落官衙。

一麾环佩下甘泉,双管横操百代权。


灿烂图书游洛日,飞扬文字入秦年。


风云八座长秋近,象纬三台太乙悬。

中弇名山迹已沦,太函高座定何人。


传衣两地归南岳,赐履三天上北辰。


大厦纷纭罗国士,孤查浮没问波臣。

翘首湘潭半夕阳,谁传词藻赋高唐。


宗盟一代闻三李,伯仲千秋见二王。


北极云霞回指顾,东山日月谢行藏。

八代文章睹典型,鸡林重译购题铭。


无劳大泽夸云梦,久识钧天奏洞庭。


禹庙冠裳回百吏,胥台樯橹压千灵。

白面登坛寸管驰,纵横九域让蛾眉。


神龙大海双飞日,老骥中原独步时。


丽赋梁园春雪满,长歌蜀道暮云迟。

此身夙夜但惟寅,又见彤庭授历新。


楚峤忆家频阅岁,燕郊吹律早知春。


君恩天地应难报,世事阴晴未足嗔。

寒气著人身似病,世涂多故鬓如银。


劫灰今信胡僧说,野燐多应战鬼新。


兵甲纵横满天地,衣冠颠倒走风尘。

故国山河成断绝,孤臣江海自飘零。


窗间取月离离白,树下窥天碎碎青。


一雁不来山驿静,千梅欲动客愁醒。

春风疑不到山城,两月阴无几日晴。


玉历初分试披检,已惊时节近清明。

皇明开泰运,太史独前知。
文轨同尧象,璇玑用夏时。
袭藏归祖庙,拜舞受阶墀。
青山缺处平芜远,不见江南芳草岸。
待凭春水送归舟,还恐归期同电幻。
愁情久似春云乱,谁信言愁情已倦。
西园雨过风犹劲,细算无多春色剩。
花心睡蝶漫魂酣,叶背流莺休舌佞。
双情缱绻凭谁证,锦段貂褕珍重赠。
银屏一曲天涯似,谁遣青鸾通锦字。
零红断粉总愁根,忍作东风行乐地。
十年冉冉无穷事,似影如尘浑不记。
瑶台昨夜传银电,芳事依稀知近远。
擘开紫菂苦深含,抽尽红蕉心未展。
嬉春绣毂轻雷转,尽载笙歌归别院。
龙蛇蛰久待春雷,鸿雁图南去却回。
山国不惊时节改,九天新赐历书来。
玉琯初回太簇春,新颁中朔到淮滨。
眼前节物南来雁,出处知时似智人。
嫩黄裹册印如斗,传教打门惊昼眠。
又见朔平新改岁,独怜绛老不知年。
绣衣春立层霄上,黍律阳回七日前。
第一枝头见早春。
明年子作玉厨珍。
喜神今日最精神。
喜见诸男进一瓯。
闺中五十已平头。
今朝有酒不须愁。
山中无历纪流年,不记春深欲种田。
正朔又新颁郡国,封题犹及到林泉。
凤声吹律时成岁,龙角回杓斗振天。
趁班五夜候晨扃,分遣行占使者星。
会向彤庭亲授节,且于讲幄辍横经。
回天幸赖惟诸老,捧日从兹远御屏。
御历新颁岁欲徂,分茅四国望仍孤。
空烦补牍臣为咈,喜见从绳帝曰都。
日下无彊申祝颂,殿中有制已传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