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贱子本不学,大贤宜见疏。


奈何手赐教,反谓诗起予。


高义终炯然,内惭良阙如。

鲁人贵韶濩,海鸟眩以忧。


岂不盛钟鼓,性违理自愁。


忆在田野时,终岁颇优游。

雪后西郊物外清,官闲乘兴此闲行。


出门疏树无尘色,入内流渠带野声。


近腊酒醪香更酽,得风弓箭力还生。

清朝一苇共洄从,酒醒云山忽数重。


别意返随东去水,冰心遥映北来峰。


故园日月君长有,宦海波澜世几逢。

性僻耽佳我亦如,流传嗤点共删除。


心期自出寻常表,文力长扶百六初。


未坠于人终不坠,其馀诸子尽堪馀。

文章千古寸心留,醇饮于君自乳投。


无可淡浓方共远,凭谁欣厌与相酬。


甘棠二载依风雅,玄草三冬忆应求。

独绾金绳系法轮,重施宝筏架迷津。


亦知黄檗前身是,肯作恒河自渡人。

何人不羡济川功,策石虚传大海东。


莫笑老为题柱客,当年曾住玉华宫。

伏枕衡门万事忘,为君颠倒着衣裳。


红丝欲系朱颜客,彩笔偏携白面郎。


一榻星辰吟处堕,半轩风雨话来长。

青藜遥夜并过从,白帢聊将对曼容。


一遇仙郎惭倚马,从知词客擅雕龙。


丹霞恍忽闽山驻,紫气苍茫岱岳重。

席帽戴残阳,翩翩白面郎。


登龙年尚少,系马日偏长。


万卷窥藜阁,双钩合草堂。

相逢休访楚江萍,我老无能一壮丁。


卜宅又惊三浃日,御琴空感再周星。


新愁卯酒心先醉,气怯春寒梦易醒。

一酌桥亭即便回,雪粘桃树学疏梅。


若教湖上鸥来了,此日真须三百杯。

飞雪年年似故人,相逢真味一番新。


别来莫问尘寰事,鬓色几如雪色匀。

清风朗月正怀人,忽寄诗筒托雁臣。


共道贾生才弱冠,却疑长吉是前身。


孤高鹤警三天露,宛转莺啼万谷春。

石燕不翻飞,士龙空怅望。


炎方连赤坂,火云列青嶂。


大块似煽炉,纤絺同挟纩。

客来曾泛镜湖舟,又对银塘水镜幽。


乌鹊一枝经几匝,骊珠千里向予投。


杯倾五夜从沾露,月到中天始判秋。

习静巍楼万事轻,客来歌笑落层城。


传书屡叹三年别,挂席惟消百里程。


溟海雄风排槛急,罗浮佳气入杯清。

同病相怜各惘然,齐盟一日孰先鞭。


积薪愧我官仍拙,投杼悲君客更迁。


醉向金门堪据地,狂来碣石浪谈天。

风雅千秋鼓待吹,谁云删后更无诗。


一时连社还高会,诸子兰亭总妙词。


倾盖喜逢天下士,放歌羞逐郢中儿。

弘景挂冠永明年,筑楼三层家政传。


俯听松风辄欣然,时人望之疑是仙。


天教轻捷游方外,自喜向来不为宰。

病渴相如思苦迟,至今梦怯草麻时。


鼎湖铸就龙新去,云汉章成露尚垂。


冬日茅檐虽可曝,春风浴殿岂忘思。

妃即嫔嫱非并后,公卿虽备要严徐。


黄裳敢僣夫人服,紫袖聊瞻御坐裾。


石韫山辉元倚玉,媠飞海运本名鱼。

子规夜夜啼槠叶,远道逢春半是愁。
芳草伴人还易老,落花随水亦东流。
山临睥睨恒多雨,地接潇湘畏及秋。
一声卢女十三弦,早嫁城西好少年。
不羡越溪歌者苦,采莲归去绿窗眠。
紫河车里丹成也,皂荚枝头早晚飞。
料得仙宫列仙籍,如君进士出身稀。
九幽仙子西山卷,读了绦绳系又开。
此卷玉清宫里少,曾寻真诰读诗来。
何来天外奏云和,更忆花前卷白波。
竹醉可随人共醉,鸟歌常喜客同歌。
凤已览辉犹蔚跂,牛曾砺角莫摩挲。
到门白尽两边篱,独拥半裘一见疑。
半个孤僧连雪倒,数篇新句忍寒披。
鬼当哭处予偏妒,血到漓时佛更悲。
衰白相逢赣水边,十年存没竟谁贤。
别来旧隐荒三径,醉后高谈惊四筵。
晚节功名君未免,半生忧患我堪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