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君个个面团团,此士刚方独凛然。


外貌中心俱壁立,任从痴子削教圆。

不采禹阳阮隃枝,不求罗娇笼䈡干。


闻君方竹拂云霄,枝枝中矩堪把玩。


我生好入名山游,手中竹杖是朋俦。

劲节棱棱瘦且坚,形模界尺出天然。


山翁甚爱资扶老,村衲无知误削圆。


偏称深衣同此矩,漫夸长笛大如椽。

紫玉新裁恰过肩,斑斑四面带湘烟。


病躯藉尔能扶直,巧手烦渠莫削圆。


世事固知方则止,时人应道曲能全。

郁郁凌寒色,来宜此地蟠。


解衣轻盾日,假盖得秦官。


香宿风微堕,青留雨未干。

鹤骨何能尔,龙姿或果然。


锋棱四面峻,节操一生坚。


界纸书堪使,敲针钓最便。

爱菊渊明后鲜闻,濂溪孙子况能文。


露华清晓凉如许,湿却松间一段云。

蝌蚪曾闻写汗青,先生人复理图经。


故人赠竹缘何事,要使清风满笏庭。

仙人九节杖,谁琢玉成方。


倚石孤棱瘦,捎云列戟长。


莫将三弄笛,雅制独眠床。

何必穷搜到大宛,仰山龙种出天然。


直方自得坤爻动,坚瘦宜居灵寿先。


剩喜登山扶病足,不妨倚壁伴清眠。

体方如就矩,干直匪从绳。
杖有削圜厄,提携先摸棱。
性禀方外正,人怜节瘦轻。
持携防水潦,杀活奈山精。
直以中圆称,名因义类清。
翁竹妙天下,之子石如翁。
不知文与可,一堂有米公。
置竹石林间,自然生清风。
欲作百韵诗,乞翁百竿竹。
翁笔富潇湘,子孙常万簇。
怜余若夏蝉,徒令悲林木。
县署西偏地疏豁,琅玕森翠千株列。
离立潜通江上云,青苍不畏严冬雪。
眼中繁卉任荣枯,岁晚奇姿挺孤洁。
钧是龙孙种,怜方与众殊。
既能同劲直,还自表廉隅。
雨露恩虽一,风霜迹更孤。
此君久不见,岁晚伴华颠。
直节要到底,勿论方与圆。
家家竹杖只圆光,此竹如何得许方。
削得团栾无可笑,蓦然夺去亦何妨。
咄哉,得力处不在这个。
我得甥孙发始裁,君山方竹忽南来。
清奇本应超凡相,敬义真含作圣胎。
弥月未名如有待,两枝随柬便须开。
吾斋正对泉三叠,万个筼筜深复深。
别后每思常入梦,画中偶感几沉吟。
拂檐人或憎方直,放笔谁能作丈寻?
旧蓄杖材肯刓却,多君述德眷家林。
平生非达者,浩荡塞其内。
时对素心人,忘形宇宙大。
兹园面群山,左右环溪带。
多病扶筇老自便,得君方竹更轻坚。
平生正以方为累,拟付山僧任削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