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诗人政坐爱闲游,天遣南游天尽头。


到得广州天尽处,方教回首向韶州。

三日山行风绕林,天寒岁暮客愁深。


心期已误梅花笑,急雪无端更满襟。

几见明月满,犹嗟行路难。


时平耻无用,身贱敢偷安。


天地山河阔,风沙道路寒。

豫章隆准汉王孙,推食能将国士论。


君去但夸庐岳好,此曹无念落朱门。

君作游人上武昌,我为迁客下浔阳。


何如一醉匡庐色,归卧沧江紫气傍。

倾城冠盖拥沙洲,俊少将无厌白头。


晴日好停黄歇浦,秋风追并李膺舟。


雕盘欲选俱名味,玉麈难挥遇胜流。

桂酒椒盘共发春,山川虽旧物华新。


仲尼鲁史王正月,泰帝河图岁甲寅。


玉殿耸闻斟白兽,火城想见接清尘。

纸鸢夹岸走儿郎,正好登高又别乡。


南地授衣逢九月,西风移棹过重阳。


远书到日愁无雁,衰鬓经秋渐有霜。

此地空怀屈宋音,无缘凭吊怅孤心。


平原十日徒相款,咫尺三湘未可寻。


游远依然同迫厄,悲秋何处问登临。

行迈终何止,徂东意曰归。


义将私爱割,思入故园飞。


鸟道殊荒寂,松声出翠微。

野色虚无判,飞烟近远同。


旌旟霄汉里,人马画图中。


久对霜林碧,徐看晓岫红。

三伏劳劳手万篇,出门西望正潇然。


泬寥野色诸峰外,清浅秋光一水边。


树石陵临来素影,雨云停蓄下轻烟。

西游忽忽过秋深,北风萧萧吹客襟。


破锦囊中金一缕,瘦藤枝外石千寻。


丹霞露啄无炊粒,紫盖冥栖谢结阴。

骑拥岩旌合,钟鸣松寺深。


烟霞盘石磴,台殿耸珠林。


未息征途驾,偏怜阅世心。

短棹横秋桔柏矶,青山无尽白云飞。


官三年矣母安在,天一方兮儿欲归。


拱木阴阴闲墓隧,背萱寂寂老庭闱。

秋风七月度榆关,秋色千岩雨后闲。


不向此中添白发,只疑无地着青山。


补天人远留遗事,背水功成合早还。

牛渚春波浅涨时,武昌官柳已成丝。


东来温峤曾无效,西上陶桓抑可知。

送送桐江日暮时,深杯入手岂容辞。


人情却向分携验,山色偏留别后思。


花鸟更催诸子醉,尘氛莫遣此心移。

清江在何处,限以龙王大孤彭浪之险阻,鄱阳彭蠡淮海之波涛。


会稽在何处,钱塘江边风浪恶,金山寺下鼋鼍骄。


大冬雪霜道路塞,饥年往往多盗贼。

去载西陲夏正初,首惊禹阁下除书。


璇杓导旨方螭陛,珍圉迎釐又燕居。


三见纶音传诏玺,六看棨信到耕锄。

九重旒冕真知己,几度弓旌忆款门。


素志不为温饱计,赤心未报圣明恩。


鹤汀云雨暮应卷,牛渚风烟秋欲昏。

去年今日富池头,浩荡风烟卷雪楼。


湖海百年双鬓老,荆扬两地一萍浮。


河斜左界流清夜,云密西郊望有秋。

雪锦亭前夕照红,兴唐寺下晓闻钟。


伤心楚水又经岁,回首吴云知几重。


万里同盟祇鸥鹭,三江啸浪忆鱼龙。

西风吹著白髭须,嘉节催侬老道涂。


无菊傍篱真漫与,有松扫径故应芜。


登龙路近心谁赏,戏马台成足已瘏。

自矜重九苦吟处,写出浯溪真画图。


安排秀句待石鼓,指点江神迎彩舻。


小雨已休朝复作,寒流忽涨夜仍枯。

蟠螭结蚓走长坡,百尺苍烟出女萝。


削柿徵膏怜俗薄,和泥封痏谢官多。


辉辉野日晞寒发,索索刚风起细哦。

钟陵一水下金陵,轻舸何劳半月程。


千里快风冲雪浪,一天寒日弄霜晴。


天公有意如相念,川后安流自不惊。

邑人生怅怏,送别郭东门。


冻木知春早,晴风卷雾昏。


石桥分古道,野烧露新痕。

潞河东岸发归程,步入招提问寺名。


烟锁绿芜涵暝色,风吹黄柳散春声。


廿年赐火惭君宠,四野浇坟怆客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