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怪西风、晓来敧帽,年华还是重九。
天机衮衮山新瘦,客子情怀谁剖。
微雨后。

地荒无处可追游,赖有兹山景颇幽。


远水一隅横雪练,乔松千丈舞云虬。


飘飖霞想生来避,胶扰尘心老更休。

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


睡起莞然成独笑,数声渔笛在沧浪。

西山仿佛见松筠,日日来看色转新。


闻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谪仙人。

喧豗六月浩无津,行见沙州束两滨。


如带溪流何足道,沈沈沧海会扬尘。

溪中曾有戈船士,溪上今无佩犊人。


病守翛然唯坐啸,白鸥红鹤伴闲身。

矫矫名臣郝甑山,忠言直节上元间。


古人不见清风在,叹息思公俯碧湾。

来结芳庐向翠微,自持杯酒对清晖。


水趋梦泽悠悠过,云抱西山冉冉飞。

风摇熟果时闻落,雨滴馀花亦自香。


叶底出巢黄口闹,波间逐队小鱼忙。

静中自足胜炎蒸,入眼兼无俗物憎。


何处机心惊白鸟,谁人怒剑逐青蝇。

一川佳景疏帘外,四面凉风曲槛头。


绿野平流来远棹,青天白雨起灵湫。

公事无多客亦稀,朱衣小吏不须随。


溪潭直上虚亭里,卧展柴桑处士诗。

昔人怀井邑,为有挂冠期。


顾我飘蓬者,长随泛梗移。


越吟因病感,潘鬓入秋悲。

出豫乘秋节,登高陟梵宫。


皇心满尘界,佛迹现虚空。


日月宜长寿,人天得大通。

万里秋光客兴赊,同人九日惜年华。


台高不尽看枫叶,院净何须坐菊花。


对酒披襟形独放,凭风落帽笑谁加。

兰摧菊暗不胜秋,倚著高楼思莫收。


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


谁能百岁长闲去,只个孤帆岂自由。

虚楼一望极封疆,积雨晴来野景长。


水接海门铺远色,稻连京口发秋香。


鸣蝉历历空相续,归鸟翩翩自著行。

戏马英雄安在哉,闲因九日上崔嵬。


步穷岩壑身忘倦,望尽乾坤意始开。


已向晚风伴落帽,可无新菊共浮杯。

卑居不见秋,登高自谁始?


清狂未免俗,谨厚亦复尔。


山光故相迎,百步翠可倚。


屈指数胜游,兹山居食指。

懒步峰头曾几日,凭高又见草芊芊。


画中山鸟啼无数,梦里春花开正妍。


上界窗临江岸远,下方人望石楼前。

叶落万山紫,披云信短筇。


恰逢重九日,独上最高峰。


海色连秋汉,风声杂晚钟。

隐几朝朝爱翠微,佳辰来醉菊花卮。


千门落照低秋影,万里长云接鬓丝。


击鼓每疑高塔动,临崖方见古松垂。

佳节登临感岁华,苍梧云影向秋赊。


高空独鹤翻风去,返照澄江抱郭斜。


南国音书催白雁,东篱归兴倚黄花。

萧瑟西风,吹鬓影、登临万里秋。
接天波宕,绕城山拥,形势无俦。
蜀关行极险,记佩萸、同此清游。

晚秋西郭。
趁车尘路隔,胜游初约。
步静窈、几折云林,早岭接梵宫,涧横经阁。

久出尝思赋式微,半生心事少人知。


登高且泛寒花酒,扶老须凭劲竹枝。


樵径缓跻山诘曲,羁怀难琢句新奇。

路向高峰入,筵随落日开。


客怜今雨到,人拟古风回。


远暝含残雪,新阳动蛰雷。

城外光阴日易斜,城中车马足风沙。


此时极目登临意,旧有云山几片遮。

并马来寻水西寺,春风忆我惯曾游。


壁问题字悲欢共,帘下炉烟尽日浮。

曲阑矮几坐晴波,柿子胡桃落叶多。


为爱城西好风景,相期一日一来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