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经大蓝山,南来漆林渡。


水色倒空青,林烟横积素。


漏流昔吞翕,沓浪竞奔注。

官桥晴雪晓峨峨,老尹行吟独一过。


紫绶相辉应不恶,白须同色复如何。


悠扬短景凋年急,牢落衰情感事多。

高登桥下水汤汤,朝涉河边露气凉。


行过淇园天未晓,一痕残月杏花香。

夙雾才醒后,朝阳未吐间。


翠烟遥辨市,红树忽移湾。


风软一江水,云轻九子山。

吾行十馀里,未有一人行。


不见炊烟起,唯闻野水鸣。


日轮山罅出,露点草头明。

古寺烟疑渍,孤光近远同。


晴苔深夙露,寒树老秋风。


畜爽无昏旦,衔幽自色空。

度岭逢朝雪,行看马迹深。


轻标南国瑞,寒慰北人心。


皎洁停丹嶂,飘飖映绿林。

乌龙岭上万峰峦,疑是羊肠九曲盘。


山麓吐云人世远,松梢滴露客衣寒。


驱驰寸禄意宁乐,芜没小园心未安。

楼废犹思庾亮床,山边庙是九江王。
近年割据人何在,一片烟莎晓色苍。
沙岸深穿石径幽,橘梢藤刺翠相樛。
孤村路出荒垣近,十亩阴蟠古木稠。
樵彴半湾松崦脚,水桩遥响竹棚头。
秾绿连村麦气殷,野塘春水更潺潺。
桐花似雪明深坞,松骨如龙起半山。
鸟劝惰农飞谷口,犬惊生客噪林间。
春花秋月两相凌,随处青山兴便乘。
卷里好诗图上景,半归邱陇半归僧。
客行万里见金台,晓渡卢沟霁色开。
听尽春鸿还策马,关门应笑弃繻来。
轻烟护日晓霞明,身在毫光岭上行。
虎过新蹄看未了,犬逢旧客喜相迎。
摘来山栗连蓬买,采得溪芹带叶羹。
孤城近海晓光迟,遥认归程望不迷。
潮水分流船上下,人家相对岸东西。
市声喧杂商人集,野色荒凉雁影低。
秋晚村庄憩,青山对掩扉。
轻风随步屧,残露湿征衣。
水满菰蒲乱,田荒鹳鹤飞。
霜白掖楼晓,寒鸦城上啼。
微云阊阖外,斜月建章西。
忧国心常切,成功计转迷。
夜来三渚风,晨过临淮岛。
湖中海气白,城上楚云早。
鳞鳞鱼浦帆,漭漭芦洲草。
昨朝天际已轻霞,今雨倾盆溜岸沙。
并坐林莺愁不语,袅枝墙杏湿偏斜。
风湍转急宜收钓,世路难行且种瓜。
萧萧风雨晓篮舆,没胫泥深我仆痡。
却忆去年苗欲槁,任从行李且虚徐。
湖月娟娟在,衣寒怯早行。
水边孤鹤起,郊外乱鸡鸣。
牢落身将老,艰危世未平。
花影西偏半月高,不妨清梦起趋朝。
金乌未促龙楼鼓,次第哦诗过午桥。
下马金门步晓凉,海云开白看东方。
君王自有兴居节,不遣微臣一倒裳。
微月隔云照,行将东曙拂。
细细雨光动,霏霏舆梦入。
青火不出地,荒鸡才唱一。
漠漠轻云冒两山,楼台依约有无间。
画船未出波光定,一目新鸿度柳湾。
日上关门宿雾收,角声悲壮肃高秋。
山连二华横秦塞,水控三川下豫州。
行处牛羊成聚落,人家鸡犬共林丘。
枫叶萧萧露气清,菰蒲猎猎早潮生。
扁舟跂脚闻风水,便有长江万里情。
雨夜灵峰卧竹床,平明屐齿到云堂。
门前雨过新溪满,石上风回旧草香。
山抱钟声圆不散,雪铺瓦面冷无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