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翁归章泉山,我以一尊送。


荒流忽逢梅,孤峭费嘲弄。


情亲阔别去,旋即堕幽梦。

仑溪玉水之上,闲身何负一归。


眼耳鼻舌无恙,鸡豚狗彘是依。


得酒饮不必果,有吟诗不可讥。

暖翠浮岚不可摹,画师徒自费区区。


吟边若解收拾得,始信丹青一笔无。

竹隐高深处,江南怀玉村。


此老已华颠,清门非市阍。


缓步泉周遭,放眼云吐吞。

鱼计亭前放鹤归,晚风吹叶正飞飞。


策扶老健徐行后,傍水穿云入翠微。

灵井曾烦翁记文,至今流水对荒坟。


孤儿自扫松间祭,人隔九泉闻不闻。

二父知翁二十年,莫论上世往来贤。


寓邦更到村庵远,不信翁心不黯然。

十日秋风记相别,经年常忆树头章。


水南春事一月矣,杖藜犹有落梅香。

十诗说得梅能好,我欲和之无此情。


一坞暗香浮涧水,君来犹觉句难成。

兴言此语竹林悲,寂寞泉溪近亲知。


犹有晏斋能赏味,一篇温实旧人词。

巩为伊人句苦锥,宜乎赵有蒋茶诗。


献芹微意随拈出,紫笋石花同谱之。

八年置散荒墟境,数月无祠迫暮冬。


芋药五斤谁馈我,甑尘无用叹溪舂。

山翁不管膏粱味,道士常从芝术餐。


想见散庵高洁地,竹垆深火对瓢箪。

暖烟晴霭月明微,一种生香只自知。


春动飞行有情性,为渠花下立移时。

散庵常喜沙随字,更莫说他湍石翁。


忽得行书难独享,急将回施散庵中。

唐人楷法今人少,笔数当年虞与欧。


想见临池池水黑,恨无身世与同游。

不见高人王辋川,兴来独往句能传。


短衣袖手看云起,贺监何须水底眠。

谁云诗好不言寒,隐隐长身拥鼻端。


尘世出门真有阂,强歌声里且求安。

法云宝月自空山,相业都归双鬓斑。


便得人传图画好,百年何有断碑间。

眼底谁无一卷诗,诗能如此亦何为。


纵言光景留连者,春在人间有几知。

萧条壮客见王孙,谁说中原旧相门。


今日行间为惆怅,白蘋洲上有吟魂。

玉山高并两峰寒,向背稀稠画亦难。


一味清新无我爱,遥看直北是长安。

昌甫诗编成甫题,放翁文物海山知。


交情生死人谁识,千古绝弦钟子期。

雪云苔竹寒炉伴,细展横看淮海诗。


静坐溪庵写经罢,鱼豚收税更何为。

兽鹿如斯为慨然,使君犹入野人船。


游山失道今谁问,孤姥翻知长史贤。

人是梅花梅是人,似谈如见景常新。


花香直入人肌骨,寤寐成香孰比伦。

君侯锦绣作肝肠,句到江梅韵更芳。


自要逢花试陶写,从教弄影与吹香。

常恨春浓不赋诗,诗成却怪得春迟。


春风漫蹑登山屐,兴入青春若素期。

秋来何物伴吾真,药菊甘香最可珍。


见说缭潭人不老,肯随杂色斗时新。

山中正苦风雨夕,送酒白衣何处来。


洗盏开尝醒复醉,翠微堂上若人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