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未成雪片渔蓑句,空对梅花铁石肠。


穷巷萧条人独卧,暮云零落雁分行。

苦觉今春雨易晴,蚕忙颇早麦垂成。


周遭两县相望地,不但归田望岁情。

奴人满把和诗到,城市林园未放时。


分饷治中君得句,载酬泉上我非诗。

经行宛转动吟肠,想见箯舆自撷芳。


芳亦于斯知句好,人应藉彼发花香。

南豅山里寄梅诗,谁信寒花野外迟。


幽处折来我无爱,春风已是隔年期。

南池风物尽可玩,常记春时踏雨行。


一自花飞柳叶暗,不知贴贴莲荷生。

青山好处杜鹃知,芳草离离正绿滋。


我已颠狂无藉在,又随名胜学题诗。

经年归住水南山,满眼高林猿鸟攀。


尽日无人开竹牖,有时呼仆扫松关。

求田问舍可成家,拥鼻东山又有涯。


今古经营几人物,辋川图画玉川茶。

云白天青怀玉山,森如束笋杳难攀。


章泉章丘不百里,是二士者居其间。

当年权可气横秋,此日匡山亦雪不。


莫恨禅床人寂寂,可论书院鹿呦呦。

踏雪寻僧已是诗,更将书册试同披。


名高直隐江西社,五字非君熟和斯。

黄落山川亦变衰,平生高李吹台诗。


秋来季月溪南路,独往空歌宋玉悲。

佳辰人物本难俱,事事虽非景不殊。


君既悼亡应感旧,细看那复嗅茱萸。

紫芝九日上杭都,溪馆经从说大苏。


摇落风霜为搔首,病馀真是我非夫。

玉山何许两峰高,不特云藏雾亦韬。


可惜敝庐城郭浅,心蓬徒使目还蒿。

苍筤亭种千竿竹,三十年前此地家。


野水纵横旧时涧,客来犹得共瓜茶。

山囿遥遥合世官,事嗟成往尚何观。


新知益比故知少,纵有竹林无复欢。

绝岸沿流翠碧洲,烟枝露叶落还抽。


输他荒阔无人管,拟待烦君一笔收。

僧寺本来能脱俗,水南逼市漫成竿。


台喧地污要除扫,禅月当年真可安。

城郭虽多总不如,瑞峰山净竹应舒。


纷拿肉食红尘热,缓步那言可当车。

章泉兄弟旧新庐,子舍高低不远欤。


篱槿池莲映林竹,款门犹是可容余。

竹隐泠泠屋数椽,做成清尚得如然。


山村底处无丛薄,我独因人以赋焉。

云绕蹊间水满豅,豅中来往少能同。


溪头系得扁舟在,更约乘流载短篷。

行欲方而智欲圆,河东车说已居前。


先方之喻斯为美,只恐圆成又不便。

才见云游又打包,何时月下把门敲。


相思白发空千丈,坐对烟林滴露梢。

人言君方君但方,吕诗尤足照僧房。


只今尹记畴能问,我辈怀贤未可忘。

涧曲山隈借竹轩,轩虽非旧有前言。


断碑零落犹能打,此意微茫仅复存。

水南上郭荒凉甚,犹有西轩两首诗。


沙草犊鸥眠动处,当时识赏孰能追。

雨绝遥遥何许吟,一封得得乃斯寻。


直教宛转生新意,徒益凄凉老旧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