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似有虹光射屋头,不知人语夜堂幽。


呼墙忽得渊明信,能赋真同子建流。


便拟续貂嘘冻笔,却惭烧蜡变更邮。

大官供帐称殊恩,队舞番歌出内园。


礼肃上公尊奭旦,书成新典迈虞轩。


雍容不止过三爵,披览何由望九阍。

尘沙不动午风轻,阊阖西垣小队行。


白日正当龙尾道,青山故绕凤凰城。


虞郊玉帛群灵格,汉帝旌旗四海平。

三年不拜先生墓,一滴尤伤此日心。


古道曲村犹历历,旧松新桧想森森。


周旋未敢遗言坠,阅历空嗟往迹深。

莫厌移居客过频,为君深喜得芳邻。


诗书二十年前会,乡国三千里外身。


河水未冰鱼正美,江船近到酒犹新。

落叶风轩暮已扃,偶从华简挹兰馨。


情深旧雨连今雨,兴洽花瓶乱酒瓶。


化俗无心鱼在水,翀霄有待鹤梳翎。

薄寒催酒斗新年,犹是郊斋一日前。


事往旧游真作梦,诗来险韵恰逢咽。


莺调歌舌方求友,柳著官黄欲试绵。

浮家泛宅寄漳城,时有乡心触处生。

细雨入清明,新烟出禁城。


杏花天上梦,芳草客中情。


九九寒威退,三三暖气生。
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
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
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
月弦离毕破芳辰,舟子招招数问津。


压岸晚阴云著野,蘸渠春色柳随人。


烟畴雊雉逢谁叹,风碛惊鸥莫我亲。

旅庖欲禁自无烟,酒里中原熟食天。


不分小桃红似火,为人儿女照秋千。

暂远云霞观,却希山水音。


珠星联极下,璧月动江浔。


始集宝气亭,复趋金晶岑。

离家六度见清明,知是何时出帝京。


今日登临倍惆怅,好山多似豫章城。

海客乘槎上紫氛,清明时节雨纷纷。


虎牙铜柱皆倾侧,水尽天南不见云。

一百五日寒食雨,风光别我苦吟身。


尚书气与秋天杳,同是天涯沦落人。

寒食家家出古城,满川风雨看潮生。


八千里外飘零客,起向朱樱树下行。

昔藉梨花作寒食,孟光举案与眉齐。


越裳翡翠无消息,夜合花开日又西。

慈母年高鹤发垂,乡书无雁到家迟。


初过寒食一百六,一日思亲十二时。

台州地阔海冥冥,人踏金鳌背上行。
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无花无酒过清明。

残花怅望近人开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
寒食清明都过了,鹧鸪飞上越王台。

关山迢递古交州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


微雨微风寒食节,夷歌铜鼓不胜愁。

拜扫归来走钿车,二年寒食住京华。


自怜惯识金莲烛,奉使虚随八月槎。

回首扶桑铜柱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


清明寒食谁家哭,折戟沈沙铁未销。

满目烟云散午风,青山万仞倚晴空。


欲登绝顶聊舒啸,鸟道巉岩一线通。

万木阴阴石径斜,乱山深处有人家。


春风满耳多啼鸟,涧水流来带落花。

泼眼青螺宿雨晴,乘闲连日作山行。


何须对酒听丝竹,满耳松声杂涧声。

宿雨晴来罨画张,重重螺髻拥穹苍。


数声啼鸟桃花落,一路东风涧水香。

半生今始出重城,客枕通宵梦未成。


月冷乌啼红烛暗,感怀吊古不胜情。

辉煌庭燎照深更,髦士如云共一诚。


束帛瓣香崇简素,朱弦玉管载和鸣。


礼严三献神威肃,庙食千年飨祀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