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霜前淡淡景初成,一抹风光菊满庭。
清劲直符松柏操,娉婷羞比女郎情。
摘簪破帽人同瘦,吟傍疏篱句易馨。
采采秋英正落成,悠然佳思满幽庭。
甘芳易得飧时味,潇洒难忘玩后情。
暮染朝薰争出巧,融霞浥露总含馨。
到眼风光画不成,谢家琼玉倚芳庭。
花中清丽真谁右,雪里峥嵘似尔情。
清露匝篱花带玉,晓霞铺径霭分馨。
染织风光五色成,文章灿烂长公庭。
可谁今日根荄见,共语群芳霜雪情。
崔氏一坡元有谱,陶家三径亦流馨。

凤城杨柳又堪攀,谢朓西园未拟还。


客久高吟生白发,春来归梦满青山。


明时抱病风尘下,短褐论交天地间。

素娥初沐。
仍风鬟乱裹,未忺妆束。
却恨开筵,费今宵镫烛。

揭地东风作晓晴,峭寒别是一般清。


五更彩燕归铃阁,一夜金莲撒斗城。


岁稔歌谣欣越俗,酒阑魂梦绕神京。

试听楼头报几更,暗尘渐歇夜方清。


但知贪赏千家月,不问滞留三里城。


延得簪缨还洞府,移将星斗下瑶京。

公堂宴处万灯明,灶鼓鼕鼕脆管清。


莫厌青裙分作队,那无艳粉笑倾城。


甘心挝鼓投荒裔,敢望传柑近上京。

平阳叶叶擅名流,白璧黄金万里酬。
雄剑龙吟过易水,青霄鸾翼发灵洲。
殿前五色听胪唱,花下千门策马游。
四明才子最风流,双璧开函万里秋。
落日悲歌辞易水,青春献赋上瀛洲。
云浮五色听胪唱,花簇千门策马游。
飞来黄鹤舞翩跹,潇洒垆头酒似泉。
忆我太公为饮者,谪仙风雅至今传。
醉乡深处柳如烟,花落花开春可怜。
只为风骚耽市隐,相逢都是酒中仙。
阊阖风生白雁高,征人寒拥赤霜袍。
羡君北上陈三策,愧我南来渐二毛。
剪烛夜倾桑落酒,扬帆时度广陵涛。
昂头骈立语鸡坛,喜报阳和入履端。
更待须臾风力便,九霄云路任飞翰。
国步如棋局面残,正寻生着死中难。
崎岖恢复孤臣在,十二金牌一召还。
沉海敢忘忠捧日,逢厓空有恨排山。
谁家能有此花枝,紫焰凌霜晚出奇。
正爱联芳同一蒂,莫因连璧辨双姿。
容无俯仰偏撩酒,香岂寻常可欠诗。
胜日寻芳曲折行,直探龙窟为春耕。
蚁诚敢自违三宿,肤寸真祈冒万生。
高涧泉分低涧满,前坡秧接后坡青。
寒腊孤灯伴客情,迩来春漏刻分平。
绸缪不尽风云际,悲喜宁堪雨雾零。
绣句莫酬孤鹤怨,洞箫还讶舞鸾惊。
长堤随步引行车,四望春光接晓沙。
细雨绿匀千亩麦,好风红展万丛花。
政疏抚字颜徒厚,兴落林庐念转赊。
东风吹柁古沅洲,载月船轻意自悠。
共说飞凫成汉舄,漫论狐腋□齐裘。
岸容独挽秋光峻,石势长堤逝水流。
携手难消此夜心,一灯禅榻共沉吟。
长途未了驱驰愿,壮志偏怜岁月侵。
薇省云龙世谊重,燕台风雨旧情深。
挟策飞黄入帝京,天章云藻振蜚声。
汉阳濯暴方怀孔,风月搔吟暂到程。
几对登楼舒晓望,还同随柳探春行。
风光欲劲岭头梅,至日先旬诞日来。
弦管暂调宽老病,诗章频到愧英才。
官抛廪禄馀无累,路辟蓁芜却有媒。
宾馆无鱼愧作东,诸孙蒙甚极劳公。
试看小草多生意,更羡长松解敛容。
再岁生徒非远别,趁时文字且专工。
老檞吟风病叶飞,山楼登望四熹微。
佳辰遇酒公须醉,屏曲可人谁共归。
老圃秋香团玉露,晚田新鹤下晴晖。
未夸莲并蒂,最好是新舒。
相切香仍重,争妍色更殊。
迥风双掩翠,驾月并淩虚。
宿年讲艺号知音,永诀多惭负此心。
杯酒梵宫寒月落,联骑双阙晓钟沉。
人龙变化名犹在,松穴埋藏恨转深。
宝剑龙吟经几年,瑞光直射斗牛边。
而今交付青春佩,挥霍奇勋震八埏。
怀玉昔经游,星移二十秋。
山川旧图画,俦侣散浮沤。
无计寻丹药,何由驻碧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