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六花和粉傅红妆,咫尺天台入渺茫。


忽地作团银海乱,翻嫌春色误刘郎。

东风吹冷入窗纱,云黯瑶空散玉华。


咫尺灞桥无觅处,诗人何地问梅花。

春深仲之望,阶前柳色放。


黄雀冲帘飞,睢鸠鸣相向。


陡然发长风,宇宙何莽莽。

经时无甘泽,帝为元元忧。


新正得一雪,尚可期有秋。


狂风东北来,浩浩举山丘。

繁云初弄日,累霭渐韬霞。


夜色连空迥,春英入望赊。


白霓分羽卫,青女乱簪珈。

春来雪意愈迟遛,又学飞绵过小楼。


暖逐东风虽易化,猛如前月未容休。


莺花消息孤诗课,蚕麦生涯累客愁。

妒腊三呈白,欺春六出花。


玉层浑欲堕,珠霰一何奢。


巧态穿庭树,馀寒恋钓槎。

天教滕巽互驱驰,令下东皇莫敢违。


云擘碎绵迷眼界,山遮新黛抹腰围。


众芳被虐难争巧,二麦呈祥不用祈。

青神怯春寒,赪紫染未办。


临河来素女,剪冰作花瓣。


银屏移佛地,玉楼坠仙汉。

一冬祇辨作严寒,剪水飞花事竟难。


闭户不知春意动,扑窗忽觉雨声乾。


颇闻万事正云集,何处一蓑如画看。

香是临流得,诗因倚棹成。


岸移惊树转,墙碍觉枝横。


似隔僧庐见,如缘阁道行。

撩乱春风作阵飞,晓来馀片尚离披。


细看山色空明处,应似乾坤混沌时。


一转阳和回土脉,十分清气入诗脾。

塞上春寒春事微,却怜玉蕊竞芳菲。


陇梅欲发花先落,岸柳才舒絮已飞。


登眺正宜浮白醉,招游不信踏青归。

春雪霏霏覆画阑,美人幽况足相安。


文章堪与春争丽,气韵原同雪并寒。


太液池边浮瑞霭,峨眉山半落清湍。

春满高齐雪未阑,萧然一榻此中安。


吴钩拂拭分朝霁,邺架抽翻映夜寒。


人是瑶林呈积素,诗成玉涧涌飞湍。

大雪自来南地少,腊前春后苦寒生。


江清已压渔舟重,风逆还随柳絮轻。


万里山川同一色,谁家烟火起初晴。

春雪不可积,萧萧作雨声。


风檐疏欲断,冰柱湿犹明。


深巷晴双屐,高楼夜一檠。

先春一雪何易消,南山骤见青岧峣。


馀寒忽作雨冰怪,似有阴沴相呼招。


第堂晨兴乍出户,畏冷须鬓不敢撩。

雪满东风只到关,西飞还不到长安。


鹭翘孤白精神健,莺敛黄金羽翼寒。


远岭玉迷樵木径,晚溪冰压钓鱼竿。

天上星榆一夜雕,晓风吹紧下层霄。


溪头岸狭流应涨,帘外春寒到不消。


数骑急投村墅宿,几人忙奔酒家谣。

草木空催造化忙,六花先出压群芳。


酒寒玉斝消春味,烟湿金炉减昼香。


地暖落斝堆旋失,风和乱片舞初长。

雪瑞元来竟不空,丰年消息喜潜通。


故怜梅老扶衰白,未放桃夭嫁小红。


夜动檐花犹带雨,晴看陇麦待摇风。

苍灵敛手让玄冥,蛰龙始奋玉龙争。
技穷邹衍吹燕律,气骄滕六纷纵横。


四野同云天一色,曦轮晻霭春无力。

青阳方应序,素雪乍凝华。


卷幔天微肃,当轩日半遮。


同云含瑞彩,空雨散灵花。

几日东风吹冻雪,麦苗乾死埋沙尘。


客床敧枕睡不稳,寒气偏寻老病身。


沈沈夜色涵窗白,却讶微云弄山月。

片片沾芳草,纷纷杂落花。


篱寒春雀阵,檐冻午蜂衙。


云密深藏树,溪浑不见沙。

六出花飞处处飘,黏窗著砌上寒条。


朱门到晓难盈尺,尽是三军喜气消。

春雪下盈空,翻疑腊未穷。


连天宁认月,堕地屡兼风。


忽误边沙上,应平火岭中。

红梅才两蕊,犹自茹春寒。


出以希争睹,开应半好看。


正怜香入坐,未论实登盘。

春雷还见雪,二月不胜寒。


山色愁频望,梅花笑独看。


窖蒲柔怯盎,畦菜冻羞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