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中峰晓望白云间,已报征车出汉关。


潦倒一官违子职,殷勤万里恋亲颜。


楚山尽处鱼书杳,蜀水流余雁影闲。

极目秋无际,寥寥倦客心。
幽琴苍树合,野棹绿荷深。
宿露涵清曙,残云破远阴。
扶桑晴日晓无烟,纵目高冈极远天。
山势北来雄帝阙,海潮东去见朝鲜。
豳风业就神龙跃,紫塞春随旅雁还。
烟深孤塔是长干,路近都城望眼宽。
江水今无南北限,山形原作虎龙蟠。
云开魏阙朝阳满,月落秦淮晓色寒。
势蟠龙虎翠高低,树色苍苍接凤池。
宿雾渐消云散尽,金乌飞上万年枝。
长空耿耿断鸿声,晓日春风满帝城。
沙漠浮云千树敛,蓟门积雪万家明。
他乡客舍南归梦,故国亲庭北望情。
病酒连朝起较迟,南园门掩日长时。
庭前草长多新绿,雨后花开满故枝。
丝扬微风罥古木,水流曲径到平池。
晓向南楼望,阳光动绮疏。
蛛丝盈几案,鸟迹污琴书。
曝背难为献,闲心只自如。
障山可奈白云何,露出峰尖能几多。
宛似群仙粉墙外,髻环历历见青螺。
城头鸦鸣曙,起坐理冠帻。
开窗写遥望,烟雾竟川泽。
喧喧市声动,漠漠井气白。
寒风薄絮衣,落木纷骚屑。
江红有断霞,山碧无留雪。
隔水一声鸡,悠悠送残月。
幽居难得此山庄,傍石依岩谷缭墙。
左右峰尖双插耳,萦纡径曲九回肠。
高田架木通流水,广陌编茅护嫩秧。
三面青山一面水,一山云霞连海底。
人家半在画中看,结水为邻山为市。
我来此地欲登舟,风信迟人二日秋。
长天万里扫清秋,宿雾朝云寸不留。
向晓残星犹未落,一盘棋子倩谁收。
曙色满军麾,辕门纵目时。
星河收鼓角,城郭露旌旗。
马踏荒园井,牛冲野庙碑。
星河不动晓苍苍,淮楚人烟接混茫。
客路风光未寒食,马头山色又滁阳。
车书人物今王业,禾黍桑麻古战场。
明星明没石桥东,城钥当关亦未通。
短晷渐迎南陆日,轻绵先试北郊风。
溪深蔀屋烟初白,秋老寒林楝自红。
银云铺遍千株树。
此中大有幽人住。
忽睹遥村,微闻犬吠,荷樵人踏山花路。
山色船头辨有无,一峰隐秀不嫌孤。
晓江揩得明如镜,雾鬓云鬟看小姑。
五更残梦雁声催,草阁临江眼界开。
收尽春寒红日涌,隔江柔橹带潮来。
长乐才闻一叩钟,百官初谒未央宫。
金波穆穆沙堤月,玉树琤琤上苑风。
香重椒兰横结雾,气寒龙虎远浮空。
玄鸟初来日,灵仙望里分。
冰容朝上界,玉辇拥朝云。
碧落流轻艳,红霓间彩文。
清霜散漫似轻岚,玉阙参差万象涵。
独上秦台最高处,旧山依约在东南。
晴晓初春日,高心望素云。
彩光浮玉辇,紫气隐元君。
缥缈中天去,逍遥上界分。
笙歌欢罢散离筵,水色朦胧蘸宿烟。
山响疏钟何处寺,火光收钓下滩船。
微云过岛侵微月,古岸平江浸远天。
地祇逃秀境,神化或殷雷。
裂汉娲补合,高峰剑跃开。
即今新定业,何世不遗才。
万乘西都去,千门正位虚。
凿龙横碧落,提象出华胥。
望幸宫嫔老,迎春海燕初。
雨余湖色静,杂树晓氲氲。
空水遥难辨,山花近渐分。
叶齐增岸影,鱼聚矗波纹。
露气冷衣襟,苍山月未沉。
客帆开远渚,宿鸟散高林。
始觉梧桐落,还惊蟋蟀吟。
马上东风生晓寒,长陵高处望长安。
丘墟散落人才尽,冈陇分崩王气残。
岁祀几朝修典制,月游无庙着衣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