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冬眠不觉晓,开门见白云。


云中何所有,童子两三人。

辛苦南邻臼,远鸡方一鸣。


夜来风极急,吹断到窗声。

偶然风折木,村犬吠成群。


此事真难免,问君闻不闻。

花影乱,晓窗明。
莺弄春笙柳外声。
和梦卷帘飞絮入,牡丹无语正盈盈。

梦断幽禽恰转更,窥窗残月淡孤灯。


孜孜读诵如吾子,指日菁莪看锡朋。

雁不堪闻,鸡还无用。
五更风里银釭冻。
纸窗犹道月光明,罗衾只觉春寒重。

双燕语雕栊。
轻雨蒙蒙。
诗人身入碧纱笼。

晓雨池上来,微风动寒绿。


幽人睡初起,开窗见修竹。


西山带层云,隐隐出林木。

新蝉高树生凉吹。
似与西山添爽气。
阶前夜雨净无痕,林表朝霞红映翠。

公才凛若干将铸,胆落诗流失轻倨。


弄毫邂逅即挥奇,造化玄机悉披露。


凌晨访客忽飞筇,双涧徐穿碧交互。

沧凉夜气清,侵晓坐虚亭。


雾重花犹睡,风多鹤渐醒。


六街尘已动,三径户还扃。

春深节气柔,独夜贮春愁。


欹枕钟敲梦,开檐月在钩。


栏花怜并倚,林鸟语相求。

老去无营百念宽,只馀故纸未忘钻。


小窗坐寐含幽梦,梦涉寒波赋楚兰。

玉气占虹贯,珠光照夜阑。


凄凉兼水净,的皪与星残。


欲折先呵手,谁来独倚栏。

豆苗引蔓上疏篱,桐树吹花落钓矶。


老我田园闲处好,故人书札近来稀。


挂巾萝薜看云起,沐发沧浪待日晞。

四野话丰年,三番见腊前。


意从多日厚,色莹六葩妍。


溪艇因思泛,铛茶趁扫煎。

晓起披衣不奈寒,搔头自愧转疏顽。


吟情冷淡梅花外,画思微茫烟雨间。


有兴何妨终日醉,无求赢得此生闲。

雨洗春容淡有姿,柳丝花雾共参差。


人家住在青山曲,无事朝来睡起迟。

墟落苍凉曙色催,鸡鸣已断鸟声回。


千峰宿雨随云散,万壑奔泉隐地来。


客路叶飞随处有,故园菊在为谁开。

老去翻多惜子孙,朝来且复问鸡豚。


杖藜何处堪频往,诗草经年只半存。


白发懒梳书在手,青苔不扫客过门。

晓起正科头,时闻花外鸠。


出门疏雨歇,倚杖断云流。


绿草偏依水,青山半入楼。

一枕清凉值万金,千家栉比市尘深。


风过营柳闻嘶马,露浥檐花起宿禽。


众醉未停长夜饮,独愁谁见倚楼吟。

云影冥蒙雨细飘,风传秋意又经宵。

苍溪岸侧千峰翠,高树枝头一叶凋。

病久亦伤光景速,起来尤爱暑威销。

清霜群籁息,淡晓一星留。


野竹寒方翠,溪云夜不收。


月明山路径,霜湿布衣裘。

昨夜花间成酩酊,今日天风吹始醒。


炉香深炷坐中庭,独看竹梢移午影。

烟云未收天未明,眼头依依带疏星。


行人道路贪起程,戍楼鼕鼕杀五更。


青山渐出一溪绿,溪面横舟山有屋。

梅雪何嫌松雪,桥霜未抵林霜。


睡起樵苏欲断,竹炉寻火装香。

晓起百无营,山空一涧清。


林霜知爽甚,檐日觉寒轻。


静整遗编读,闲循古道行。

天门不关飞早霜,精晶水帘浮日光。


水面云华湿不起,鱼龙吹沫穿石梁。


波间石苔绿于发,袅袅漾之千尺长。

古驿昏鸦睡,长途暮马饥。


宵寒停柝早,时亟启关迟。


落月三更信,春风六日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