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事风吹过耳轮,贫儿活计亦曾闻。


偶逢新语书红叶,难得闲人话白云。


霜下野花浑著地,寒来溪鸟不成群。

不利不名空去国,雁飞叶落未归来。


秋风肯待主人至,篱下黄花随意开。

寂寥台榭使君家,日涉中园到日斜。


林下归心纷似叶,菊前衰鬓晚于花。


支离粟饱宁无愧,漫漶书成未足夸。

西园来最数,要是使君闲。


坞有常眠石,台无未识山。


池光兼日动,枫影带林殷。

万里冰轮转斗城,薄帷开望暝寒轻。


金从佛国初移地,玉与仙家便作京。


乾鹊绕枝经下苑,汉刀持夜发连营。

午阴初转歇馀喧,暂到高斋一凭轩。


蒲芡因依残涨沼,枣梨狼藉晚秋园。


轻凉著衽如堪掇,静境留人自不烦。

造适衔杯醑,情来念物华。


乔柯寒自籁,荒菊晚犹花。


滚滚飘谈麈,焞焞下日车。

邂逅翘材客,乘秋共涉园。

浅葩欢所媚,寒日醉中暄。

目远鸿堪送,林深鹊自翻。

凉叶日幡幡,西风振旅魂。


客来聊解榻,童小未应门。


蝉噪专林响,蜗移乱壁痕。

中园秋物晓,清玩日无穷。


暝筱深留翠,寒花浅作红。


鹤鸣残滴露,蜩咽已凉风。

山亭秋色满,岩牖凉风度。


疏兰尚染烟,残菊犹承露。


古石衣新苔,新巢封古树。

东皋烟雨归耕日,免去玄冠手刈禾。


火满酒炉诗在口,今人无计奈侬何。

卷中风雅句,名匠亦难如。


远邑亲微禄,他乡过旧庐。


程途多见菊,行李半担书。

云物凄清拂曙流,汉家宫阙动高秋。


残星几点雁横塞,长笛一声人倚楼。


紫艳半开篱菊静,红衣落尽渚莲愁。

争途苦不前,贫病遂连牵。


向暮同行客,当秋独长年。


晚花唯有菊,寒叶已无蝉。

南月惊乌,西风破雁,又是秋满平湖。
采莲人尽,寒色战菰蒲。
旧信江南好景,一万里、轻觅莼鲈。

适自相遭各有时,莫悲团扇与秋辞。


班姬不死天无准,定悔当时作许悲。

九月年时已肃霜,今年九月尚追凉。


幸吾絺绤犹无恙,杜老何烦苦自伤。

瑶圃高秋会,金闺奉诏辰。


朱轮天上客,白石洞中人。


佩响泉声杂,朝衣羽服亲。

莫赋悲哉学楚骚,寒庭秋色一时高。


霜严猎卫鹰权峻,风入弓胶士气豪。


对月清吟森玳瑁,吹花芳酌醉葡萄。

倦鹊穿林趁独栖,此情唯有老鳏知。


西风日紧重阳近,忍对黄花把酒卮。

泽国秋气深,微霜葛衣薄。
斜日川上寒,孤峰镜中落。


渺渺粤人烟,依依海山郭。

直于一丈素,写尽千里景。
云山杳杳已成秋,烟水漻漻方入暝。


君应无心得此画,我岂有言能尔咏。

经年未醒鸱夷梦。
雁外荒波动。
不须商略挂帆人。

楚外同文在,荆门得信时。


几重相别意,一首晚秋诗。


日暮山沈雨,莲残水满池。

霜日来骢并,晴杯泛菊频。


古今元逆旅,天地几闲身。


雁阵寒从急,篱香晚自新。

斜日层城合暮烟,新晴高阁敞秋筵。


衣冠四海追游地,霜露中原感慨年。


去鸟来鸿凭槛外,飞云落木把杯前。

自种吾堂菊,无人共把卮。


昨来三径雨,忽与两骢期。


槛霁花逾爽,林寒酒故随。

落叶卷风雨,客愁仍去年。


背镫三峡水,欹枕九江船。


预想他时话,须妨此夕眠。

梦断陈王罗袜,情伤学士琵琶。
又见西风换年华。


数杯添泪酒,几点送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