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堂幽学野人家,天上朝回日对花。


最爱老葵当□赤,可胜芳菊绕栏斜。


风香送斝浓薰玉,霜影临窗巧映纱。

久客长安即似家,秋深开遍一庭花。


幸逢枉驾同星聚,便儗携尊坐日斜。


兴到总宜挥藻翰,语阑因任落乌纱。

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


四郊多难日,千里独归心。


暮鸟声偏苦,秋云色易阴。

仲言多丽藻,晚水独芙蓉。


梁苑仍秋过,仁祠又夜逢。


回林通暗竹,去雨带寒钟。

九江迷去住,群吏且因依。


高木秋垂露,寒城暮掩扉。


随云心自远,看草伴应稀。

汉家金马署,帝座紫微郎。


图籍淩群玉,歌诗冠柏梁。


阴阴万年树,肃肃五经堂。

高秋水村路,隔岸见人家。


好是经霜叶,红于带露花。


临罾鱼易得,就店酒难赊。

落叶惊残梦,秋归人未归。

水明天一色,鸦带晚霜飞。

西风吹梦越中游,剪剪轻寒入短裘。


雁字不将乡信写,蛩声空和旅吟愁。


邮亭冷雨孤灯夜,渔市斜阳一笛秋。

野旷烟岚重,山深杖屦迟。


菊花留晚色,松树挺寒枝。


霜下百虫伏,风前孤鸟悲。

宸游不为菊丛生,观宴元因谷顺成。


阁御芙蓉称曼寿,殿开选德奏和声。


玉觞未饮心先醉,宝墨遥瞻眼倍明。

曳筇独独倚柴扉,翠泼西山漾落晖。


衲子顶云随雁远,牧童腰笛挽牛归。

萧萧两鬓竟苍然,况近重阳风雨天。


欲暝江村烟四起,渐寒山馆客孤眠。


叶题旧恨在何处,菊折寒香仍去年。

九月南山,犹未觉、园林秋意。
无远近、丹枫黄叶,翻成佳丽。
风外磬声知有寺,云中犬吠疑无地。

树淡云浓又一坡,招邀处处是行窝。


梯岩危似蚁缘木,架屋高如鹊结窠。


水味野栽茭白瘦,山毛人摘芋红多。

休折山中松桂枝,溪鱼亦小莫垂丝。


沙田翻白收粳后,霜树著红尝柿时。


日落牛羊归径熟,天寒乌鸟向人慈。

经秋溪水碧洄洄,无数晓山如镜台。


红叶流从龙奥出,白云飞向石门来。


亦逢纸户曾相识,尚有樵踪且莫回。

淡竹冈前沙雁飞,小花尖下柘丸肥。


山云不见雨自薄,天气欲寒人正归。


招伴只须新稻酒,临风犹有旧苔矶。

寒。
日暮高楼独倚栏。
风习习,犹自怯衣单。
众籁日萧萧,闲园气寂寥。
风萍难覆水,霜叶易辞条。
噪鹊繁声合,寒蝉旧吹飘。
节物名园晚,风烟亦媚秋。
钿梢低露竹,珠罅老霜榴。
坞籁晴先响,窗霞暝自收。
秘殿掖垣西,书楼苑树齐。
秋烟凝缥帙,晓色上璇题。
门接承明近,池连太液低。
当初湖上,记春风载酒,行吟兰楫。
一棹水云空阔里,随意狂歌散发。
就柳停舟,寻梅选梦,衣浣孤山雪。
满目萧萧云气流,芭蕉梧叶共飕飗。
松门尽日无来客,独与疏篁傲晚秋。
秋尽郊原情自哀,菊花寂寞晚仍开。
高风疏叶带霜落,一雁寒声背水来。
荒垒几年经战后,故山终日望书回。
清洛平分两岸沙,沙边水色近人家。
隋朝古陌铜驼柳,石氏荒原金谷花。
庭叶霜浓悲远客,宫城日晚度寒鸦。
摇落秋风晚,凄凉又一秋。
汉家元再造,杞国谩多忧。
七庙存馀泽,诸公合远谋。
日落秋风晚,孤心正北飞。
地寒戎马健,天阔塞鸿稀。
翠葆几时复,青山百匝围。
身共宾鸿远,心同野鹤孤。
谋生知我拙,学稼任儿愚。
北望空思汴,南游未厌吴。
薄宦长为客,虚名不救贫。
又看新过雁,仍是未归人。
茅屋寒谁补,柴车晚自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