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曹江源自舜江来,抱父悲同泣旻哀,纵使乾坤灰劫火,娥心一点不成埃。

汉碣嵯峨几百秋,曲坟遗庙越山头。


潮声侵帐凤屏冷,云气绕台鸾镜愁。


孝节棱棱双桧立,哀魂渺渺一江流。

细雨满山眉黛敛,怒涛千古哭声寒。


须知此庙关风教,莫作寻常神女看。

曹娥庙前秋草平,曹娥庙里秋月明。


扁舟一夜炯无寐,近听潮声似哭声。

恸哭无寻处,投江竟得尸。


风高烈女传,名重外孙碑。


荒草没孤冢,洪涛舂古祠。

一夕为亲犹尽孝,若为男子事君何。


江淮多少英雄将,厚禄肥家学倒戈。

黄绢碑残香草生,当时泪眼不曾晴。
至今流水声呜咽,犹是曹娥哀怨声。
水滨故事堪搜索,宓妃枕也湘妃瑟。
茫茫真伪苦难分,游子相猜非一日。
兰芎山下草露零,孝女高风谁复觅。
承荃桡兮桂舟,弭灵旗兮中流。
望四山兮何所,映朝阳兮上浮。
玉笄兮琼佩,驭青蛇兮云之外。
曹娥祠庙枕江湄,碑版犹存汉代辞。
日暖山头榛子落,草深渡口鹧鸪啼。
轻舟上埭传呼急,短屦沾泥拜起迟。
箫鼓声中浪渺弥,古枫阴砌藓封碑。
行人到此自恭肃,不似巫山云雨祠。
哀哀江上救沈尸,墓木留形世所悲。
得旨春秋参祀典,孝诚今日再逢时。
天资孝友本生知,不愧周人七子诗。
绝妙好辞旌至性,丰碑千古奉坟祠。
英哉神女此江干,德与馀姚舜一般。
碧草凄凄埋玉冷,清风凛凛矗天寒。
求生古患为仁害,处死今知得所难。
不是沉渊效楚平,爱亲念重爱身轻。
一抔残土今如昨,千载英魂死亦生。
辞诧外孙堪称德,书传列女永扬名。
再拜灵娥庙,魂清若可招。
幡风吹古渡,帆月落残潮。
碑有行人读,香多野客烧。
屈平以楚死,死浊不死清。
伍员以吴死,死暗不死明。
死者人所难,一死鸿毛轻。
哭得江头云气昏,泪痕多化作潮痕。
波心万古团团月,疑似曹娥一片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