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庭窄不容月,开窗偶见之。
怜余久飘泊,似尔亦分离。
今夕重相对,何人慰所思。
碧海初弦月,清光向夕流。
半规升古塞,欹影下层楼。
河汉冥冥夜,藤萝漠漠秋。
新室苛残,成就了、两公奇烈。
可想见、贯日精忠,凌霄浩节。
取义成仁原不忝,田夫野老犹能说。
离家才百里,时有好山看。
城树延秋色,江波荡暮寒。
鸟栖孤塔定,帆卸夕阳残。
西风连日急,夜冷过春三。
淰淰云阴合,冥冥雨色酣。
水深将烂麦,暖至或苏蚕。
差喜民忧释,归帆选日扬。
潮流八卦水,风待七更洋。
大海波仍白,平畴色改黄。
竹榻乘凉傍短篱,离情细诉几多时。
笑他牛女逢犹晚,输我先吟七夕诗。
四壁悬将新画本,纸窗竹屋尽烟云。
半翁身在烟云里,镇日卧游宗少文。
当日饥驱走晋秦,半翁早岁即风尘。
谁知一副幽燕骨,化作床头废弃身。
半翁肢体已冥顽,诗酒间情未忍删。
卅载心倾《长庆集》,谁知病亦学香山。
昆湖回望千岩隔,此去真成异乡客。
一关中断界滇黔,关内晴云关外雪。
长路漫漫雨雪明,销魂不待断鸿声。
清泉㶁㶁出方池,与客登临拜古祠。
一径松阴秋雨后,半城柳色夕阳时。
从来我辈多耽酒,到此何人不咏诗。
春色随人类转蓬,峭寒天气尚东风。
梅阴子密遮楼翠,药槛花飞压草红。
催促丁年愁隙影,消磨卯饮费诗功。
海西蛰起蛟龙怒,昨夜海吼风不住。
风声入耳骇人闻,风势如痴复如飓。
客子残灯半灭明,闭门欹枕空百虑。
五色天书彩凤腾,圣恩高厚貌躬膺。
八年司铎犹多忝,百里专城岂曰能。
毡过三冬忘冷薄,梯升初级早淩兢。
禁柳斜斜露未干,从容引退听和鸾。
回瞻御气瑶台迥,叨沐恩波太液宽。
银汉几层悬镜朗,玉壶一片置身寒。

激切屏营抚寸衷,天颜有喜蔼春风。

一人垂拱衣裳外,六合和同干羽中。

郊岛自惭寒乞甚,皋夔共乐泰交融。

鸣珂队里晓风凉,御苑荷花冉冉香。
阊阖开时移树影,帡幪高处隐朝阳。
小臣也许随班进,圣德何从拜手扬。
尝胆君臣计若何,匆匆又是一年过。
暮春三月今逾朔,去岁兹辰正议和。
莫倚神灵趋铁马,会看荆棘没铜驼。
乍暖轻寒,原来是清明时节。
但一例繁华过了,便成消歇。
盖地梨花幽巷晚,漫天新柳红楼月。
贪夫宜徇财,烈士悔徇名。
求财与市名,溪壑愈不盈。
身存则蠖屈,言大为鲵鲸。
东州山水亦堪游,及至灵岩分外幽。
会有定师能指示,直须行到宝峰头。
二年催遣向东州,见尽东州水石幽。
不把寻常费心眼,灵岩消得少迟留。
携手喜初晴,夜光列星汉。
栖懒壁上图,昉于此乎看。
诗翁为抽思,宫徵手自案。
风清露肃片云闲,耿耿寒光沐万山。
满目琼楼高著脚,岂知身复在人间。
雁宿沙头水月明,无端惊起两三声。
孤飞缥缈知何处,影落寒江浪已平。
宦尘役役走长涂,岁晚离家只自吁。
风入破舆寒彻骨,雪穿疏幌乱沾须。
横陈瑞色今如许,定拟丰年可大书。
秋来两日,因个甚、乌鹊侵晨传喜。
却是常娥亲姊妹,降作人间佳丽。
黛柳长青,官梅稳衬,镜里春明媚。
瑞应柯山,昴宿储祥,嵩岳降神。
羡堂堂玉莹,汪汪陂量,一襟风月,满腹经纶。
试问丹砂,聊乘凫舄,来种锦江桃李春。
一蓂呈秀,近迎长佳节,拟书云物。
隐隐虹桥天际下,光照梅仙丹壁。
鹏路横飞,蟾宫直上,早脱麻衣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