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洗寒光气转清,开帘客散醉还酲。


可能写我诗中趣,当复题君画里情。


夜月船头渔火碎,秋风天外旅魂轻。

中天皓月出云端,耿耿河山剧一观。


十郡玲珑乌鹊隐,四山寥廓斗牛寒。


杯斟白练当仙掌,歌落清霜绕画阑。

阴霾黯黯散银河,月魄朦胧雨渐过。


显晦世间都一盼,繇来天上暮云多。

独夜空阶看月华,踟蹰忽自发长嗟。


人生去住浑无定,来岁如今可在家。

极目中原满燧烟,小春清迥孝廉船。


推篷不速三人盍,把酒狂歌万里天。


曲水留宾鱼正美,方舟供客月仍圆。

此夜山中月,当年鹤上人。


众情无不总,吹断洛城尘。


问子游何远,而今曲尚新。

落日惠山生紫烟,参差龙刹俯江天。


清觞碧草金岩上,潇洒春空挥五弦。

江烟接素秋,乘夜荡轻舟。


霜微叶随落,波平月不流。


相逢似洛浦,乍闻如江洲。

江心秋月满,江上澄潭清。


试举蓬窗望,忽闻新雁声。


高翻银汉影,凄断玉关情。

停车滕国庙,寒月四更天。


老屋镫昏壁,寒林霜化烟。


平原五十里,残碣一千年。

苏公手迹十四书,张丑藏经几晨夜。


蜡笺久作烟云空,粉泽谁看风雨下。


先生真放本精微,后人伪体徒奔泻。

东坡昔作骑鲸游,斯文冥冥若长夜。


传流片纸万牛回,想见挥毫一鸟下。


细看浓抹如眉阔,肯使奇才任胸泻。

天高秋月明,澄潭复皎洁。


山静无人迹,此景唯自悦。

累石骊泉十丈围,周遭种柳未成丝。


溪童掬水得明月,山客扫花安屈卮。


一榼团栾儿女语,四更历落斗牛垂。

嗟矍铄翁,对婵娟月,怀汗漫游。
怅江湖幸有,季鹰鲈鲙,田园忍负,晏子狐裘。
丹桂开时,青苹渺处,家在三吴天尽头。

百尺城头雪月间,城楼更向碧霄干。


优游野步来危坐,仿佛仙踪在广寒。


幽致独为中夜赏,清辉分与近邻看。

月淡云始合,沉沉山树清。
露濡幽气馥,涧草不知名。
既念上庸隐,复怀鹿门行。
中原群盗几时平,避地荒山万虑惊。
霜月有情凝夜色,溪流无尽落寒声。
满山林影龙蛇动,绕屋风枝剑佩鸣。
薄暮行人息,角声吹已残。
城空群犬吠,明月照关山。
四望何所见,烟苍树团团。
过雨得清夜,月明惟水声。
叶光知露陨,兰馥赖风清。
天地未悔祸,豺狼犹阻兵。
麟经纪载浩岁月,天家妖祥互分别。

所书薄蚀三十六,独于黑夜泯无说。

岂以为阳义所崇,可略者阴辞遂辍。

银河洗出月华鲜,蟾入冬来依样圆。
不信风云俱改旧,惊看草木忽非前。
霜霏有脚空难觅,虫语无声候已捐。
白桃复白榴,咏花花事了。
长夏独斋居,深惜名花少。
方塘半亩馀,风光犹不老。
郁郁庭松影,楼头明月悬。
渐离东壁角,已到北堂前。
冷逼虫声急,寒惊雁阵连。
雁声吹落五云间,带月柴扉夜未关。
寒气仅伤凡草木,秋风难老旧河山。
孔宾好学非求隐,元亮休官为爱闲。
阴虫切切啼秋露,凉月娟娟照夕风。
鸾凤几曾栖枳棘,鸱鸮多是占梧桐。
人皆酤酒追陶令,我独栽莲学远公。
渐老襟怀岂易宽,强将诗句散愁端。
黄花开后重阳近,白发生来万事难。
月老独眠松馆静,晚天清坐竹窗寒。
明河如练月如弓,凉叶萧萧下远空。
水国正秋无过雁,苔阶终夕有鸣虫。
故人自隔关河外,往信犹存箧笥中。
清质悠悠素彩融,长川迥陆合为空。
佳人甚近山城闭,夏夜相望水镜中。
碧落风微月正明,霜毛似怨有离情。
莓苔石冷想孤立,杨柳叶疏闻转清。
空夜露残惊堕羽,辽天秋晚忆归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