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主客携樽共一痴,明窗读画且谈碑。


镂成书苑千家石,笼得才人几辈诗。


能使古贤依我活,感怀时事更谁推。

旧梦怜钗凤,寒声数箭虬。
经旬小别动新愁。
怕听琼箫飞响、上南楼。

朝曦红上檐,瓦雀双双喜。


咿嘤语窗前,似唤幽人起。


孤客正思家,对此欣不已。

风定树还号,雨霁云犹湿。


朝阳有畏心,徘徊上原隰。


水鸟带波飞,啄禽晒衣立。

丁字帘栊井字楼,画船摇出一城秋。


十年飘泊才湖上,六代销沈此石头。


漫道佳人难再得,只因少妇不知愁。

如此湖山孰总持,英雄儿女两分之。


千秋颜色归图画,百占功名似弈棋。


采石矶前鱼泼剌,郁金堂畔燕差池。

旧日重阳厌旅装,而今身世更悲凉。


愁添白发先春雪,泪著黄花助晚霜。


客馆病馀红日短,家山信断碧云长。

大化周流不暂停,从来息处见其生。


冰轮万古长如此,本体何曾有晦明。

风扫沈阴万象开,断云扶月出阳台。


万人拭目看天眼,蟆蚀何曾蚀得来。

阳关何处草烟平,不识阳关空记名。


古人驱车欲西过,吟成缮写离群情。


天涯此去故人绝,虽有樽酒同谁倾。

不比危湍急濑船,平湖慢桨恰相便。


蓬飘萍泛真吾事,舞袖歌鬟付少年。

潇洒新亭好,松长桂亦稠。


清秋集鸿雁,暇日劝觥筹。


既远含香直,何辞秉烛游。

捧檄及偏亲,斑衣聊效颦。


旨甘贫有味,温凊静无尘。


北户足萱草,南风宜棘薪。

清德如公畏四知,流光底事感圆蓍。


日边丹凤聊栖棘,月下惊鸿尚拣枝。


五十知非惭漏尽,百年彊半怪驹驰。

扁舟来梧城,水急舟行缓。
经旬念高堂,却怪程途远。


梧城往返千里馀,寸心郁结犹不舒。

自别罗浮岁几更,暗香疏影每关情。


如今同醉东风下,人比梅花分外清。

荒榛引蔓上山扉,村巷萧条列郡非。


沙苑月寒笳吹动,关城风急羽书飞。


征输到处疑应尽,戍卒经秋尚未归。

天都蕴灵奇,帝阙俨蓬岛。


琼华列绮疏,太液涵苍昊。


玉蝀驾飞梁,金鳌夹驰道。

传闻正月楼船发,灵鹊先人到竹扉。


突厥残兵河外徙,慕容诸客海边归。


山花雨过红于酒,江草春深绿染衣。

多稼亭东细路斜,郡侯于此再留茶。


前人后人事相感,昨日今日春有涯。


壁记尚看全石在,郊观犹恨短墙遮。

寺门东北径悠然,小洞阴多鹿惯眠。


出地泉声无石碍,倚天松骨有萝牵。


病馀杖几三年后,梦里堂坛五老边。

祖帐东门久不陈,古人高致又今人。


阙庭回首风光远,岐路关心雨色新。


图画应传千万本,经纶方倚二三臣。

髯翁哭罢正愁眠,问我铭旌倍黯然。


万事百年君子论,一行数字路人传。


登廷奉对皆才选,行省参知有政权。

万里人来不寄书,简传口语独相于。


旧堂新构风烟后,远岭孤松雨雪初。


两字平安身仅免,百年衰病志终虚。

令尹分春到野人,野人庭院本容春。


解开残冻渠仍活,扫尽寒灰屋乍新。


白日东风初起艮,青天北斗又回寅。

山南山北扫寒烟,旧冢新碑二百年。


红叶似花霜醉后,青山如黛雨妆前。


数峰影阁竿头日,十里光沉镜里天。

久矣门墙梦寐中,偶来还喜故人同。


赋诗尚有庭前树,醒酒兼多竹外风。


百岁遗情孤绿野,一言嘉惠重南宫。

怀清台倚海天遥,台上风吹宿瘴消。


云汉章回联北极,山川光被表南条。


宁无乡里评如史,信有闺门礼似朝。

珍重霜台念我私,郁攸悔祸岁寒时。


古人高谊如将见,野老愁心谅亦知。


宋史不遗师道传,唐风犹载伐檀诗。

布衣初拂洛京尘,犹是当年从我身。


半夜话穷三十载,一时指屈数千人。


凤皇鹖雀元非误,桃李甘棠久更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