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实德吾应愧,浮名信所遭。


未能忘厌羡,只觉一生劳。

栖迹昆仑颠,斫烟种琼玉。


经年无一成,榛翳惟朴樕。


仰瞻昊穹上,如飞驶双毂。

洪钟在灵簴,不起寸筳音。


彍弩闭机张,不射低飞禽。


至宝岂外求,内照还自珍。

射干生高山,下临百仞渊。


植根得所托,顾居松柏颠。


倚兰生下泽,濯濯含秋妍。

除夕前年已去家,今年除夕在京华。


万山积雪断归雁,双柏隔窗栖乱鸦。


节序不情看过隙,浮名无蒂漫蒸沙。

惟重惟默,退焉若缩。


惟便惟捷,易为容悦。


守吾所好,人则我愚。

巨阙号利器,决痈不如锥。


骅骝天下骏,捕鼠不如狸。


梅为南昌尉,庙器委涂泥。

磅礡奠八极,含弘故休休。


六合为襟期,万象共一丘。


白璧泽以厚,千金易为酬。

洪钧鼓万汇,四序无愆期。


桃红李梅白,川逝云雷驰。


形声与色臭,百世如一时。

荔枝无好花,牡丹嘉实少。


娶妇论资财,生子多不肖。


古人重择配,承祧期远绍。

骤雨轰雷一阵过,无雷风雨涨江河。


牡丹艳丽无佳实,紫荔黄柑实转多。

旱苗半稿半含胎,鸿洞无端更作灾。


高下原畴推荡尽,山魈又合夜叉来。

如饴荼堇去周原,卢橘逾江性亦迁。


最爱青青亭上柏,炎风朔雪总森然。

山南山北殊风候,南自多阳北自阴。


一夜雷声膏雨遍,桑杨南北共森森。

物理堪推造化心,黄华并蒂见斯今。


玄霜淅沥二阳月,紫焰栏班一叠金。


欲共岩梅标汉节,故连昆玉出姜衾。

远地苍生似白茅,无情风雨任漂摇。


隹兵翻启戎心变,蹀血堪怜户口消。


万灶至今屯铁骑,五乡太半集鸱鸮。

结发事行陈,戈鋋自成家。


黠胡识旗帜,战马惯风沙。


猷壮千山震,心劳两鬓华。

流水啮堤垠,累累石椁露。


石在骨不存,知是何代墓。


离披剥苍藓,大半甃行路。

去岁城门坐彻晚,前年火阁饭连宵。


当时已是嫌羁束,今日那堪转寂寥。


绿水红莲非旧客,清风明月想同寮。

惊风拔古松,浮云掩秋月。


对景辄悲歌,随声入清血。

何处登临可极观,危轩隐在碧云端。


千年古树少春态,一片江天带暮寒。


人似神仙君自好,心如铁石我难干。

末俗皆趋利,贫心独恶华。


葛衣冬已晏,黍饭日将斜。


岳重渊骞伍,毫轻许史家。

旧日兰订不可寻,频教胜会忆山阴。


空留一纸昭陵帖,孰嗣千秋典午音。


殇短彭长今昔感,风流云散盛衰心。

玉人风韵。
洗铅华都尽。
曹溪滴水罗浮近。

老去忽思戈甲,春来欲卧沙场。
红散桃花衔紫勒,白映梨花点绿枪。
新推六郡良。

当时国土总无双。
寂寂荒台卧夕阳。
逐鹿追猴真善斗。

百果随时效岁功,枣盘亦复荐年丰。


柔柯低带随风绿,纂实骈随映日红。


闻说桃梨堪絜大,颇怀齐鲁久为戎。

一载为官忧,文书每压头。


枕铃常警夜,筑甬更惊秋。


倦岂因心至,闲常与病谋。

早岁骊车拥汉关,忧心耿耿日凋颜。


秋成正望狼烽急,夜枕不禁鱼目鳏。


三仕古犹关喜愠,万金今不博安闲。

上雍迫日近,清朝仪物多。


卫官朝进辇,沙路昼鸣珂。


盛礼陈圭璧,骈观隘绮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