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上山翁书,非懒亦非傲。


知我者谓谁,而不能一报。


平生观物心,未得从吾好。

阳城居晋鄙,薰德几千人。


我亦山林久,观泉愧我巾。

老年悲不得,恸哭付长歌。


也自吾庭在,其如嘉树何。


山林游兴少,风雨梦魂多。

忆昔少年日,父母俱在堂。


二弟娱戏彩,怡怡称寿觞。


此乐不可得,此景不可常。

间关水草远如期,宛马长鸣识贰师。
天子至今闲羽猎,上林秋雁弋书迟。
六朝迭更运,俯仰三百年。
淳风变浇漓,中华污腥膻。
文章喜骈丽,诗歌竞清妍。
文武衣冠肃礼仪,谒陵盛典重今时。
九重久切松楸念,此际尤深霜露思。
瑞霭霏微生辇道,荣光烜赫动旌旗。
尔从捐馆后,荏苒逾六期。
每兴同胞念,此心转凄其。
今夕是何夕,梦中□依稀。
骊山矗霄汉,缭绕白云生。
露径绿苔老,秋林红叶明。
凭高肆遐瞩,山水互回萦。
嵩少夙所慕,寤寐思见之。
今日忽在眼,群峰翠参差。
阳林耀灵景,物色光陆离。
皇风久不宣,王纲日陵替。
相传仅五姓,维时称叔季。
忠良尽沉郁,礼乐亦荒废。
晋阳肇唐基,君臣总英哲。
学士登瀛洲,庙堂居稷契。
宝历甫三传,阴祸日连结。
五马渡江左,国步日孔棘。
亹亹尚清谈,于世竟奚益。
新亭忧堕泪,别墅喜折屐。
曹瞒瞰中原,孙郎奋江东。
英英帝室胄,偏都巴蜀中。
一心复旧物,三顾起卧龙。
巍巍汉高皇,应运肇丕基。
相承六七叶,大业忽中衰。
新莽逞奸谋,暂将炎鼎移。
刘项本勍敌,龙虎自吞噬。
宽仁与残暴,成败亦自异。
项疑范增谏,刘悟董公说。
周纲日陵替,七雄互并吞。
嬴秦逞诈力,侧足窥中原。
纷纷纵横士,矜志道逾昏。
雨暗铜驼泪满巾,千峰戎马万家贫。
婴儿坝上成何事,豺虎山中亦易驯。
呕哑楼船驱海若,飘飖旗帜骇游人。
国步如棋局面残,正寻生着死中难。
崎岖恢复孤臣在,十二金牌一召还。
沉海敢忘忠捧日,逢厓空有恨排山。
飘飘落叶随风吹,叶落何时还故枝?
盛年光景能几何,俟河之清日月多。
餔糟歠酾且共欢,何为忧虞坐自煎。
不见荧荧帐中烛,短发颓龄不可续。
狐狸昼处旧华居,恶木交衢不及锄。
愁问居人懒垂手,长饥犹畏长官驱。
南人见北雪,怪雪异南北。
南雪酝酿初,冻色牣区域。
彤穹集厚阵,铁骑攻不克。
古人重知几,知乃微之谨。
或罹发诸声,胡不窥诸隐。
下石伊何尤,落井良自陨。
有口翕如箕,同室戈矛起。
痛哉发星星,失人亦失已。
日日顾金人,吁嗟胡为矣。
遐陬乍见拥天旌,海角初瞻北斗明。
万里风云俄变色,孤舟湖海动飞声。
羽书狭至赠笳堞,军令传宣肃柳营。
世路纷纷似奕棋,么么侧目未堪悲。
局中巧拙谁能识,眼底纵横只自知。
横扫千军谁与敌,先争一著莫怀疑。
青山一望且长吁,满目蓬蒿起白狐。
后葬每惭非五鼎,前丧遗恨在三虞。
烟凝谷口疑魂聚,露滴松梢带泪濡。
兰盂愁节碧兰花,倚遍栏杆日未斜。
乍见鼎灰将化蝶,更闻钟磬集啼鸦。
人逢节序情多感,我强登临恨转赊。
断碣没荒丘,碑开鼎石修。
德从三世种,泽自万年流。
日月光新冢,风云会古楸。
株树晓苍苍,钟声扣上方。
清心和玉露,瑞气集香汤。
古刹僧供事,诸天佛正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