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长心易感,况为忧患缠。


壮图迫世故,行止两茫然。


王旅方伐叛,虎臣皆被坚。

依然东野先生也,门径萧条如寄。
谁家梁肉,到处笙歌,岂识广文风味。
数朵黄花,点缀西风篱落。

池馆幽深带薜萝。
跳珠鸣玉晚凉多。
湿来莺背一痕梭。

白玉帐寒夜静,帘幕月明微冷。
两地看冰盘,路漫漫。


恼杀天边飞雁,不寄慰愁书柬,谁料是归程。

太玄妙诀。
悟来不须言说。
心地豁然开觉。

解组归来已白头,石栏鱼鸟伴清幽。


不知世上缘何事,来往行人日未休。

豋高而望远,不见天地端。


日月互上下,东西如跳丸。


长风自何起,瀛海翻波澜。

芳菲纫茝佩,绝似楚灵均。
遣离忧、踟蹰日暮倚修门。
想佳人情重,掩涕每思旧恩。

画阑遍倚。
行人远、怊怅新秋天气。
小雨收虹,金风摇柳,一霎暮天如睡。

雉堞斜通势不孤。
春树参差画图。
斩蛟射虎只须臾。

十二屏山曲曲遮。
秋色去应赊。
黄绵袄子落檐牙。

耿耿铜壶滴漏长。
虚空万籁清商。
揽衣起坐碧纱窗。

深红浅紫,西园路、绿叶扶苏清晓。
水边林下,午醉晨妆,粲粲不知多少。
数百成丛,斜傍石榴花下,开时也随人好。

睡鸭香残夜似年。
嘹唳征鸿满天。
玉楼冻合耸鸢肩。

倦眼东风谁主,故国江南,飞花寒食。
何人愁苦,千里暮云空碧。


当时燕子,可堪重诉,社鼓沉沉,黄昏历历。

登高丘,望远海。
身居㟪垒间,目极苍茫外。
神游八表纵大观,气嘘千丈发长慨。

登高丘,望远海,冥冥海风生白波,十丈汹涌冰嵯峨。


有似瞿唐下三峡,篙工舟子不敢过。
是时严冬十一月,雨霜吹作燕山雪。

城角危亭面面开,尘侵丞相旧诗牌。


凌江欲转鲸鱼活,荔子成阴玉树埋。


庾岭乍过无瘴雾,长安不见奈愁怀。

销魂何事,轻言别、把酒渭城重唱。
画师词客,草圣文豪,并擅一时飞将。
燕市狂歌,无复渐离击筑,萧瑟壮怀谁向。
城头初鼓,天街上、渐渐行人声悄。
半窗风月,一枕新凉,睡熟不知天晓。
最是家山千里,远劳归梦,待说离情难觉。
郎行不用苦悲辛,久别心知万事亲。
看取江边垂柳树,最先零落最多春。
登高丘,望远海,三千徐市今何在。
屃屃断六龙,鲸鲵光五彩。
金阙空悬夜蚌珠,珠光显晦常相待。
剑北山巑岏,刺眼乱矛戟。
烟云借光景,稍觉含秀色。
倚樯寄遐瞻,慨我三友益。
冶城一带,见江上、无数遥峰环翠。
柳绵初暖,杏蕊微含,正值烟林新霁。
茅屋三间,低亚藤萝墙外,偏是垂垂独倚。
金钱暗掷拜嫦娥。
昨夜灯花报喜多。
行人依旧不曾过,更谁何。
秋旻肃以默,片云何孤清。
下证沧洲趣,万有归空明。
南乡为北望,远视无近迎。
岸柳初凋万缕金。
枫芦交映气萧森。
西风帘卷晚寒侵。
今年才过清明节,又见春风催暮。
酒旗篱落,画舫笙歌,都傍销魂堤树。
金刹斜阳,透得红霞一抹,望中绿莎如许。
青山一登啸,陡觉心胸别。
飘飘襟袖寒,恍若御风列。
汩没尘埃中,纷纷乱如蠛。
又还到元宵台榭。
记轻衫短帽,酒朋诗社。
烂漫向、罗绮丛中,驰骋风流俊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