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桂以香山名,然覆墓木耳,北邙萧然,不堪久立。
单醪河钱氏二桂,老而秃;独朱文懿公宅后一桂,干大如斗,枝叶溟蒙,樾荫亩许,下可坐客三四十席。
不亭、不屋、不台、不栏、不砌,弃之篱落间。

仰高当日诵成规,想见风流盛一时。


鲁国故知臧有后,孔庭早见鲤能诗。


侵寻末路同倾盖,邂逅清谈为解颐。

夜寐若无三斗酒,夙兴不待五更钟。


浩歌闲把铁如意,□慕先生忆卧龙。

开禧嘉定擅权臣,地下眉头想更颦。


侂远传衣至亡国,止缘不用读书人。

考官蔡兹取三策,三奏赏音汪应辰。


天下未尝无识者,近来识者亦无人。

澹庵老荐此诗人,屈道何妨可致身。


负鼎干汤公岂肯,本来馀事压黄陈。

四世东南保太平,有君无相庙堂轻。


具知人眼识朱子,独赵汝愚陈俊卿。

孟子告子辨内外,汉王项王争雌雄。


谁欤著定会陔录,梭象终输与遁翁。

草制无知傅伯寿,问诗不答陈傅良。


王淮林栗胡纮辈,仲尼日月曾何伤。

本无极老谓主静,不远复翁言内腴。


纸上仙方谁解服,尾公羽化上天衢。

王道浪谈行霸说,儒言阴用佐禅机。


贪狼弧矢观星象,天遣吾公辟此非。

乡国追封初岂意,师垣极品亦何心。


考功郎议一字□,□相斯文上帝临。

独能有眼识延平,濂洛渊源集大成。


早负性资专问学,后生岂可少先生。

颠杨仆墨诋苏张,推挽时君可帝王。


轲死不传今再见,一时无数起臧仓。

遗疏赍行在,风饕雪海边。


动容褒直节,流涕说庚年。


瘏口惟忧佞,孤忱那胜天。

待我虚悬榻,相望岁月深。


不成执手诀,终负托孤心。


失意龙丘杖,伤神子敬琴。

卓尔瞻湖学,襜如正礼曹。


小颓非迹近,大节薄名高。


去国行吟悴,穿藜结集劳。

最恨秦淮柳。
甚今朝、征衫才脱,离筵还又。
和露一枝风里折,送客秋阳亭堠。

尝思紫阳翁,功德不下禹。


平生五人伦,叔世一天柱。


海岳久亭毓,二仪厚付与。

五鬣离离翠作行,四檐奕奕住中央。


签裁象齿尊经史,帖护芸晖宝晋唐。


点易研朱朝滴露,题诗握管昼焚香。

千亩寒林一树梅,自妍自笑已堪哀。


今朝更被风吹却,拟遣春从底处回。

镜鸾莫更惜孤鶱,白玉台前已抱孙。


冀院君今题凤诰,妇人贵已载鱼轩。


何须出涕悲同穴,政可长歌为鼓盆。

师友渊源聚乐时,于今俎豆复同祠。
儒林有传归青史,异世无阶迩绛帷。
千载图书留故业,一时堂构践遗基。
百尺危楼对夕曛,旅中觞咏得同君。
并游词客皆能赋,自识将军雅好文。
近地喜无豺虎穴,荒郊多牧马牛群。
天寒游子正思家,手把离觞感物华。
乡梦五更犹禁漏,归轩千里即仙槎。
庭萱屡报东风鹊,宫锦争看上苑花。
莫厌移居客过频,为君深喜得芳邻。
诗书二十年前会,乡国三千里外身。
河水未冰鱼正美,江船近到酒犹新。
簿书终日叹徒劳,俄喜相看有故交。
抱道尚稽怀印绶,安贫还不厌衡茅。
草庐谁识真龙卧,阿阁行看彩凤巢。
先生英气欲横秋,唾手功名岂待求。
共指层霄看展翼,谁知平地亦沉舟。
箦中宰相宁嫌辱,胯下将军未足羞。
春来何事尚凝严,一夜空庭霰雪兼。
坐久罗衣惊顿薄,更阑杯酒觉频添。
旋消疏滴檐间雨,更看平堆地上盐。
羊公碑石藓痕多,遗爱应无迹渐磨。
子行试剔荒苔看,尚有行人堕泪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