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山晚云栖屋,林深月满篱。
数声寒鸟静,一片夜虫悲。
多病逢人少,长贫愧母慈。
野老独藜杖,溪边看水流。
好花开眼底,何事到心头。
月落柴门晓,露深松径秋。
静坐更初起,平铺露满林。
孤灯儿女梦,双杵短长心。
犬吠人俱寂,鸡鸣夜正深。
一村茅屋锁寒烟,瘠卤原非负郭田。
乱后蔬飧聊卒岁,秋来禾黍幸逢年。
疏灯梦落苍松晓,短褐霜寒白雁前。
闲倚绳床看落晖,疏林烟霭暮霏微。
云边丘陇牛羊下,水外蒹葭雁鹜飞。
白草乱填村舍路,清霜浓缀野人扉。
献楚曾怀璧,游齐未善竽。
悠然对秋水,一笑醉村酤。
云起罗浮树,波含合浦珠。
花事碧溪尽,残寒过麦天。
高林数点雨,深巷一声蝉。
行药去忘倦,枕书还早眠。
老树浓阴水一方,满村槐柳间青杨。
时平且纵花前酒,地僻能容醉后狂。
月夜休干徐吏部,贫星苦伴蔡中郎。
得归茅屋赋闲居,却扫依然静者初。
浮白心情批酒券,杀青事业勘农书。
连筒引水看浇菜,步屣缘堤课牧猪。
小筑违尘市,西畴旧草堂。
谁言林未密,惟爱日初长。
宿雨低江柳,晴云上海棠。
冉冉年华去,迟迟春日来。
倦游宜闭户,晏起怯登台。
雨至催鸠妇,风轻出雉媒。
衮衮诸公野马尘,天涯何处著闲人。
浮家万里非真隐,结客千金不算贫。
沧海怒涛愁日暮,大荒劫火悔舆薪。
隐市原来厌俗尘,林泉终许属闲人。
主人半亩聊分住,归客全家且食贫。
得地数弓谋小筑,买山千树喜添薪。
远岫平林小板桥,江乡僻处谢尘嚣。
风侵谭氏村前树,月落孙家渡口潮。
雨岸荻芦秋瑟瑟,一群凫雁夜萧萧。
秋斋眠乍倦。
黄花雨歇,微嫌天短。
说是君归,欲往蹴泥筇颤。
秋入村居卫水新,萧萧踪迹托荆榛。
桑田有政供吾课,盘味无兼爱客频。
风雨匡床堪豹隐,云霄枯木半龙鳞。
幽栖屏迹小村中,风景依稀柳市同。
蔬圃秋声瓜架雨,草桥野色藕池风。
喧阗腰鼓迎田祖,酩酊肩衣散社翁。
拂墙杨柳碧丝丝,已折杨枝活旧篱。
双涧水闲鸥梦稳,一天风静燕归迟。
新花好借朝云护,矮竹权乘微雨移。
少壮农忙老者闲,了知万事不相关。
揖人坐语路旁树,窥我行吟墙外山。
薄暮日沉云两角,诘朝风动月重环。
今古纷纭未易评,松间石上暂移情。
驱愁任我排棋阵,破恨同人共酒兵。
新法已经残海内,清谈自是误苍生。
荒村记树老破篱斜,就里炊烟住几家。
一夜西风凉过雨,朝来开遍豆棚花。
洞庭千里气萧森,杀伐愁连大地阴。
上相徒闻驰传出,全军已报凿舟沈。
蛮氛日夜蒸江汉,鄂渚风烟阅古今。
侧身天地一登台,极望东南事可哀。
流水自将遗恨下,夕阳无数乱山来。
我生不幸值多故,平世犹难容废材。
仓皇直下豫章城,江上闻风溃列营。
沔口三旬余劫火,浔阳九派汇军声。
元戎已见奔单舰,都护空劳集守兵。
桂岭千盘毒雾多,养痈从此溃山河。
岂真小丑关妖谶,谁使中军祇雅歌。
宗泽尚存宁至是,重湘虽险待如何。
感念今皇建极初,纶言迭下免征输。
民顽尚忍连群盗,廷议还闻厈重租。
穷海波涛艰挽运,诸方草木缺储胥。
结念栖隐乡,环流面寒麓。
凌晨理幽榜,人语出清旭。
群鬟互湿翠,临溪各为沐。
东湖东畔有鲈乡。
绿遍旧垂杨。
故人问我移家处,隔秋云、一线溪长。
弦歌出草堂,人静郑公乡。
流水菊三径,疏窗山一房。
书含蕉叶绿,茶浥豆花香。
投闲犹复畏张罗,抱膝衡门独啸歌。
绕屋竹深秋响急,隔溪山好夕阳多。
三年晚食充藜藿,九月寒衣问薜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