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枕从吾癖,摊书自满床。


闲庭移白日,人已到羲皇。

山中何所事,傲骨自能尊。


惟有东风好,依然到席门。

春潮带雨绕村回,溪石喧于滟滪堆。


斗鸭已修池畔栅,钓鱼还垒岛间台。


年荒旧谷从人贷,兴到新诗对客裁。

偶临田水洗胸襟,幽韵泠泠似听琴。


行把清羹赒馌妇,更抛残食与溪禽。


百年未了躬耕业,数亩长悬抱瓮心。

松门几日未开关,已报园瓜五色斑。


饱睡惯迷床里蝶,支颐长看座中山。


浮名总付三更梦,清福惟消一味闲。

时斟沆瀣酌流霞,谁信山家酒易赊。


来往闲游同鹿豕,屈伸吾道任龙蛇。


萧条门巷虚三径,富贵丘园足百花。

诗朋棋伴共婆娑,制就春衣剪薜萝。


酒满绿樽嫌客少,花飘红雨恨风多。


几湾西涧萦罗带,一抹南山拥翠蛾。

和风时雨万山春,花柳无边一色匀。


处处醵钱沽社酒,村村伐鼓赛田神。


生当尧舜升平日,赢得巢由自在身。

扁舟摇澜绿溪边,书画还如米氏船。


雨歇柳丝偏袅袅,春深荷叶自田田。


且从白鸟论宾主,更向青尊觅圣贤。

懒过卜肆问穷通,万事还须看塞翁。


幸有田园栽五柳,肯将湖海易三公。


风生鸥鹭连兰浦,潮落鱼虾满荻丛。

红雨纷纷扑竹窗,花铃风动吠村尨。


闲中岁月惟棋局,醉里乾坤在玉缸。


坐倚群芳聊索笑,行随孤鹤共成双。

岩下房栊竹里台,幽村寄在白云隈。


东风不厌桃源僻,青帝还将花使来。


上巳韶光宜下若,北堂春宴奏南孩。

山回水合树成村,不是桃源是鹿门。


但有扁舟能送酒,莫言人世五侯尊。

风雨弥旬久,晴天一启扉。

客携樽酒至,惊乱林乌飞。

刺水秧针瘦,沾人柳汁肥。

散蜂衙、着春无处,寥寥尘梦今醒。
青罗碧玉依然好,簪组那容衰病。
迟暮景。

古咸平、数椽小筑,乡村风物堪溯。
柳堤槐巷寻常景,幽意也传毫素。
君傥许。

山中闲宰相,日日有蜂衙。


剑戟门前竹,枪棋鼎内茶。


莺歌喉宛转,蝶舞翅攲斜。

萧洒园池上,依然一故庐。


苍苔封曲径,老鹤伴闲居。


计拙身还逸,颜酡鬓任疏。

茅结两间月,白云分半间。


利名俱拚舍,云月共清闲。


来辙元无俗,论交赖有山。

诗骨清臞甚,几如沈隐侯。


自编篱象眼,为护笋猫头。


日有丘园乐,身无世俗愁。

生来疏拙甚,怕与俗流同。


颇识一丁字,宁牵两石弓。


夜敲筛柳月,晓对落花风。

村疃多幽趣,谁言景象稀。


云攲山卸帽,苔长石添衣。


一岁惊春老,千林觉绿肥。

融和天气好,携杖作清游。


景物自消长,禽言或去留。


人登山际寺,花映水边楼。

山势主宾立,溪流泾渭分。


景幽诗易得,兴逸酒难醺。


有累营家燕,无心出岫云。

隐迹深村里,年今四十馀。


谩携三寸管,欠读几行书。


爱竹和烟种,移梅带月锄。

搔头无别想,得句但长吟。


懒到风波地,坚存铁石心。


人情从冷热,世态任浮沉。

茅檐竹屋吹山风,两山流水环西东。


如闭篷窗小舟坐,四面烟雨春蒙蒙。


块然拥被看周易,炯炯万象罗心胸。

清心只有前溪水,息念唯凭一炷香。


不觉青春倏过去,满村桑叶吐新黄。

山风拂拂堕松钗,午日亭亭覆矮槐。


一唾闲名归酒盏,万钧清思入诗怀。

春到村居好,茅檐日渐长。


杯深新酒滑,焙暖早茶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