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胜堂前花万重,玉堂署里两芳丛。


应怜寓直清无侣,聊伴衰翁宿禁中。

万点红随雪浪翻,恍疑身到武陵源。


归来上界多官府,人与残花两不言。

碧云欲合带红霞,知是秦人洞里花。


俗眼只应窥燕麦,不如送与谪仙家。

夜凉月色清如水,天静无风尘不起。


移酒近花坐明月,画烛横斜插花里。


月寒烛艳花淡薄,意思相疑不相似。

手提铜壶汲涟漪,去年曾浸寒梅枝。


今年汲水浸桃萼,明玉之瘦红粉肥。


夭夭灼灼岂不佳,如酒透骨春颇宜。

天台不折一枝归,晴日明窗有所思。


流水乱山迷去路,案图无语立多时。

桃花开几许,客至槲林深。


洞豁天门霁,岩垂石阁阴。


秦人家岂在,阮客路空寻。

桃花初放柳丝丝,傍柳看桃履屡移。


淑气熏人浓似醉,隔花啼鸟忽催诗。

一机红锦织天章,戏蝶游蜂日日忙。


坐我池边诗懒赋,只将杯酒对斜阳。

食桃唾核长桃裁,又见桃花此日开。


雨露既深还食实,不妨终岁事栽培。

笑倚东风醉未醒,笼烟间雨不胜情。


道人不用描真影,倒照边池水自清。

溪上桃花春可怜,赤栏桥畔忆游仙。


若为饱吃胡麻饭,看到三千结实年。

灼灼宫桃湿露华,人间万树失芳葩。


有时源上随流水,尽日天边自雨花。

宜春苑里占春多,烂熳红霞发早柯。


却忆禁林成径处,云扶步辇一经过。

佛回山高几何许,上山下山汗如雨。


徐驱屈曲沿山隈,白云绕山凝不飞。


水田高低梯齿密,峰峦夹峙连重壁。

花发缠交碧玉枝,疏风时复露胭脂。


莫缘幽僻轻颜色,秾绿深藏亦一奇。

吾邑城隍逼仄,独西郊滨太湖,野趣绵旷,士女接迹。


出西门约里许,为江枫庵。
庵制古朴,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。

灼灼芬华,斗红霞、莫怯东风先妒。
芳尘似隔,一簇轻盈红雨。
丹葩紫叶,碧流里、几番春聚。

晓放端溪棹稳。
似与武陵溪近。
波含腊月寒晖,树发艳阳春信。

花如郁李枝如柳,小桃起得梅花后。


柔柔冉冉不禁风,密密排排浑是绣。


长瓶绿水短窗前,病客相依伴昼眠。

花神得与换新妆,不著仙家金缕裳。


也学时人尚红粉,依前风味带黄香。


微醺有意随风舞,独立无言任雨荒。

曷日鲜晴后土乾,川原远近踏春寒。


诗人不问花开落,为雨为霞总爱看。

小市春晴鱼上来,桃花休数鳜鱼肥。


江湖不见玄真子,蓑笠风前事事稀。

桃花风里鬓成丝,老眼青山百不宜。


犹有中原旧家在,相寻呼酒和新诗。

细水收晴露浅沙,叶新枝上绿交加。


春风误得刘郎老,犹有心情数落花。

秦外市尘吹不到,独看流水种桃花。


春红片片飞时候,动影垂光是落霞。

恨不追随到玉山,笋舆咿轧可怡颜。


诗情酒兴复几许,春在花光草色间。

涧头薄暮看桃花,忽见高人来过家。


一酌扶藜村坞去,夜清灯火思无涯。

倚棹扪萝步古堤,井边池上访招提。


荒荒草满平原外,寂寂洲横流水西。


一叶小舟渔自乐,数行高树鸟频啼。

耸壑连天碧,危台照水红。


何年仙子宅,今日梵王宫。


勾漏人虽远,凌云话亦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