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使君园中花,造物勤管领。


佳人含朝酒,风软吹莫省。


正应武陵裔,或写瑶池影。

陶君有五柳,更想桃花源。
山徊路转不知处,到今高士留空言。


太丘之后多君子,门前正对桃花水。

绮作王孙障,金为帝里家。


何如韦曲地,只种武陵花。


暝夺村村晓,晴蒸树树霞。

闽中乔木俱成林,林家主人饶隐心。


时篘竹叶千斛酒,来坐桃花万树阴。


淡日轻烟酿芳暝,翠羽黄鹂唤妆醒。

寂莫探武陵,原喧莫游玄都观。
武陵渔翁不再入,玄都道士倏凋散。


谁能衷此喧寂间,大隐小隐居其半。

仙人至东海,遗此瑶台核。


谁云下土薄,种之不遽植。


二月三月来,千枝万枝拆。

去岁三月复三日,忽逢楚狂为楚歌。


即无草圣愧逸少,雅有兰亭如永和。


故知故事不可再,避人避地将谁过。

不知何氏坞,花竹事仍偏。


半岭绿于染,千村红欲然。


任呼司马醉,翻得长官怜。

东家复有春,墙上一枝新。


未得春风吐,夭夭已笑人。

暖令花大朵,一一向瓶开。


笑入佳人镜,香浮上客杯。


芳春殊未半,嫩叶莫相催。

魏帝宫人舞凤楼,隋家天子泛龙舟。


君王夜醉春眠晏,不觉桃花逐水流。

桃花岭上觉天低,人上青山马隔溪。


行到三姑学仙处,还有刘阮二郎迷。

崦里桃花逢女冠,林间杏叶落仙坛。


老人方授上清箓,夜听步虚山月寒。

禁园宜雨复宜晴,别馆春深枕簟清。


数片落花惊午梦,一声渔唱惹闲情。


暂移榻向松间坐,恰听禽来竹里鸣。

趁春晴,步前汀未晚,舟小蹙波行。
抱树溪弯,眠沙石老,芳草随意青青。
乍惊起、闲鸥短梦,伴落日、三两棹歌声。

芦荻萧萧战垒秋,十年投笔事封侯。


江云岸树都非昔,忍对溪山作卧游。

翩翩风度才如海,作客江南且闭门。


万里风沙故关月,雁来时节最销魂。

万事凄凉付劫灰,故家乔木夕阳颓。


输君尚有青藤屋,容得天池染翰来。

乱松亭子倚山椒,极目烟波十四桥。


梦到江南好风景,也应愁减沈郎腰。

虹桥春去游踪断,野寺东风几岁华。


凄绝扬州旧公子,雨窗和泪写桃花。

少年惯作看花客,陌上桃花总相识。


春风似向此中偏,一种花开百般色。


只爱深红更残红,君家此本更不同。

古巷号桃花,茅檐背竹斜。


卖蔬供北郭,放水与西家。


土脉通潮信,湖光助物华。

秾李积皓雪,繁桃炫朝霞。
江边日日见春色,尽是寻常儿女花。


东阑一树能倾国,千瓣玲珑谁剪刻?半吐疑红却胜红,全开似白元非白。

素颊映红腮,西园共折来。


怜渠竟先落,知是最先开。

菱花镜里桃花笑,清影团团。
月淡风寒。
深夜移灯许细观。

明日过桃源县,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,极为瘦削。
至白马雪涛处,上有怪石,登舟皆踞坐。
泊水溪,与诸人步入桃花源,至桃花洞口。

桃花春色暖先开,明媚谁人不看来。


可惜狂风吹落后,殷红片片点莓苔。

万点残红,五更微雨,夜来初葬倾国。
暗落无声,飞流不定,染就明霞一色。
鲛姝泪织。

满树和娇烂漫红,万枝丹彩灼春融。


何当结作千年实,将示人间造化工。

山桃空屋里,转徙未还家。


独有春风到,犹开满院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