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年曾缀紫宸班,晚落危途九折艰。


罪大初闻收郡印,恩宽俄许领家山。


羁鸿但自思烟渚,病骥宁容著帝闲。

山深地忽平,缥缈见殊庭。


瀑近春风湿,松多晓日青。


石坛遗鹳羽,粉壁剥龙形。

吾有玄中极玄语,周游八极无处吐。
云軿飘泛到凝阳,一见君兮在玄浦。


知君本是孤云客,拟话希夷生恍惚。

一水赴壑如奔雷,两山壁立坚谁开。
山高石限水不去,万古斗怒何轰豗。
盘涡散作钟与釜,往往石上相萦回。
连天松影转崔嵬,夹道桃花迤逦开。
便觉胸中有东海,不知脚底是三台。
闲云自作千峰雨,流水真成万壑雷。
蜀川形胜称佳丽,朱夏峨眉带雪明。
水浣鱼笺巴作字,花浓鸟道锦为城。
琴中听曲千重意,梦里行云一片情。
见说当年梦甚真,公今高步挹清尘。
经传桐柏兼三洞,名在明廷接万神。
马过越山资浩气,花飞剡水正残春。
早觉人间万事非,便寻幽远净征衣。
每嗟老境难辞老,政使归时未得归。
物外无思皆妙道,尘中有患更危机。
桐柏旧题句,方瀛新记文。
因君重拂拭,为我致殷勤。
仙过峰停鹤,龙藏井閟云。
戴天虽重莫辞勤,力尽何能报一分。
我有此诚嗟不待,自怜终世不如君。
甚慕天台马子微,后千年始到幽栖。
江湖岁月怜新梦,泉石烟霞感旧题。
阿母信传青鸟后,玉笙人远绛河低。
吹笙太子慕餐霞,一鹤空山总是家。
桐柏几回清露重,人间容易日西斜。
屹然双阙峙琼台,仰见彤云郁郁开。
三井穷源知海眼,六符垂象应天台。
松杉满道欣初过,芝术何年得自培。
天人皆奇人,一以文为主。
至今昆仑山,犹有群玉府。
虚无天之根,清净道所祖。
羽人归丹丘,轻房冒苍顶。
云飞北斗坛,瀑洗洪崖井。
三更火交坎,八十雪垂领。
翠岳竦神秀,玉衡直三台。
上有长生君,含光赤城台。
阳崖烨金芝,阴壑生碧苔。
月到中峰碧峭深,露桃微重鹤移阴。
隔松听得仙官话,句句皆非世上音。
元与玄俱妙,全无事可轻。
路依苍石转,房与碧云平。
鹤露收残梦,桃风析晚酲。
凿石引幽路,傍崖开碧庭。
棋留樵客坐,鹅博老君经。
竹榻朝吞日,松坛夜拜星。
犹道中峰浅,重新入翠微。
读书呼鹤听,洗砚待猿归。
近瀑青松湿,朝阳紫术肥。
昔闻孙兴公,尝赋飞流水。
至今福庭地,犹属羽人里。
瀑泉天半来,界道见清泚。
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,中有飞仙共来往。
东方未白天鸡号,扶桑赤日三更上。
山人曾识玉蟾翁,丹砂九返面如童。
子晋栖霞境,高高出世埃。
直疑天上去,归认下云来。
银汉星辰近,金庭洞府开。
言念孟郁子,意气何豪雄。
结发友苏生,夷鲍想□踪。
耽文惬神赏,琢句或相攻。
别来寥落竟如何,生计年年老薜萝。
载酒谁怜三径寂,拥书孰与百城多。
吟窗月色横珠浦,禁殿秋风满御河。
桐柏观周匝,千峰累翠螺。
地高阴气少,天近日光多。
三井云雷起,一坛鸾鹤过。
飘飘云外者,暂宿聚仙堂。
半夜人无语,中宵月送凉。
鹤归高树静,萤过小池光。
朔风楚水度征鞍,诗传于今又姓韩。
月里梅花千里梦,雪中桐柏一毡寒。
谈经鳣自清淮出,高卧龙曾此地蟠。
道似犹龙客似仙,孤舟清夜弄潺湲。
波摇短棹声如慕,月到寒江影自妍。
兰芷独怜三楚思,阳春和得几人传。
神仙隐居尚深渺,径迂不欲与世通。
必求峭拔出林杪,俯视左右环群峰。
飞泉不测源所自,瀑注一落千丈虹。